11月23日消息 参考往年惯例,预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在近期召开。分析人士预计,防通胀将成明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此外会议可能在明年的信贷规模、投资项目的分配以及更多的紧缩政策的出台方面有新的举措。
看点一
物价调控下一步重在落实
本月,央行罕见地连提两次存款准备金率、稳定物价的“国十六条”……一系列政策迅速出台后,预计于下周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会有何新政出台是各地投资者和百姓关注的焦点。专家预计,随着物价十六条的公布,各地菜价正在开始迅速下降,物价调控的目标落实有望,而在明年的信贷规模、投资项目的分配以及更多的紧缩政策的出台方面料有新的举措。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CPI同比上涨4.4%,上一次CPI破“4”是在两年前。物价调控成为当前宏观经济调控的一大关键词,上周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此前不久,国家发改委也发布了《关于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
花旗银行中国经济学家彭程认为,对物价的调控措施预计已差不多公布且到位,因为使出来的都是杀手锏,因此不太可能再有更多新的东西,接下来的都是落实问题,除非物价有更意想不到的冲高。“政府调控通胀的能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没有问题的。在过去的两年里政府应对经济波动的政策的反应速度比过去有非常明显提高,因此经济持续高通胀的风险很低,而当前的高通胀应该只是暂时现象。”高盛中国经济学家宋宇与乔虹表示。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和大宗商品主席李晶则表示,政府大力控制通胀之举可能暂时削弱中国相关资产及商品价格快速上涨的市场情绪。目前的政策立场似乎也预示着中国可能推迟上调油价及电价。
责任编辑:kitty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