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国土部:“十二五”期间 我国将引导拉动商业性矿产勘察

2010年11月18日 9:20 8575 来源: 资源再生杂志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11月18日消息  国土资源部17日在2010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公布的“十二五”地质调查总体目标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力争实现找矿重要新发现,引导和拉动商业性矿产勘察,新发现铀、铁、铜、铝等矿产地500余处。
  对此,专家认为,今年以来我国矿业投资保持较高增速,随着矿产勘查力度的加强,铁、金、铜、锌及部分有色金属行业投资仍将保持活跃。


  力争找矿新发现
  根据国土部公布的“十二五”地质调查总体目标,未来五年我国要完成重点成矿区带重要远景区矿产远景调查工作,圈定找矿靶区1500处,新发现铀、铁、铜、铝等矿产地500余处,完成锰、镍、锡、铬、钼、银、硼、锂、硫、萤石、菱镁矿、重晶石等12个重要矿种的资源潜力评价工作。
  今年1-8月,我国采矿业投资5299.8亿元,同比增长20.3%。国土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明显恢复,煤炭采选业投资继续高涨,在节能减排政策推动下,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速持续减缓。
  该负责人介绍,2010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已完成62项矿产投资项目签约,总计签约金额达117亿元,主要集中在铜、金、铝、铅、锌等领域。
  “十二五”期间,相关部门每年将投入60亿至70亿元,开展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固体矿产勘查投入270亿元,同比增长20%,共实施勘查项目3万多个。
  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调查部副巡视员翟刚毅表示,“十二五”基础地质工作将完成三个层次的工作。首先是以成矿带为重点,完成重要成矿区、重要经济区、重大工程建设区、重大地质问题区调查;其次是综合研究和基础图件编制;再次是重大基础地质问题与立典研究。


  完成重要经济区地质调查
  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室副主任徐勇表示,“十二五”期间还将完成重要经济区地质调查,包括环渤海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北部湾、辽宁沿海、江苏沿海、武汉城市圈、长株潭、中原城市群、重庆都市圈等。
  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顾问焦玉书认为,未来我国铁矿石自给率应争取达到50%,年产量由目前的10亿吨提升到13亿吨,这样才有助于摆脱国际矿商垄断的不利局面。目前的国际铁矿石谈判对我国相当不利,国家发改委应联合工信部、商务部等部门成立谈判小组,并统一协调指挥。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研究员张新安认为,目前国际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但矿产行业复苏速度明显更快,国际矿产价格已越来越偏离供求基本面。未来传统矿产行业发展可能变慢,新的发展重点将转向稀有、稀缺和稀土金属。
  中国有色金属协会铅锌部主任赵翠青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增速仍将较快,资源保障能力将成为行业发展制约,届时行业可能面临前所未有的成本压力。她认为:“到2015年我国铅、锌消费量不应超过550万吨和750万吨,并应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中国证券报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