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4万亿国货优先遭西方媒体质疑 专家称符合WTO

2009年06月19日 10:6 9327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6月19日消息   “4万亿国货优先”的消息传出后,这个被国外媒体称为“买国货”的条款遭到西方媒体的“围攻”,指责中国搞贸易保护主义的声音一下子大起来,然而一名熟悉WTO贸易规则的专家17日对此表示,中国政府的政策是对国货遭受歧视的一种纠正,符合WTO“无歧视”的公平原则。


  外媒指中国搞贸易保护主义
  英国《金融时报》17日报道称,中国出台“买国货”的政策必将会引发与贸易伙伴之间的紧张关系,而且加剧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澳大利亚人报》17日以“中国'购买国货’条款打击经济复苏”为题发表评论文章称,中国政府的保护主义举动,将会搞乱全球经济恢复步伐。《华尔街日报》17日援引中国美国商会主席华金的话称,“中国已倾向于贸易保护主义”。
  对此,欧盟委员会17日表示正设法“调查清楚”。欧盟委员会发言人阿马德乌·阿尔塔法赫在布鲁塞尔对记者说:“我们将继续非常密切地关注这起事件的发展,当然也会设法进一步调查清楚中国的政策。”
  专家称外媒误读中国政策
  针对外媒的尖锐批评,中国WTO研究会常务理事何伟文对记者表示,这个所谓的“买国货”条款事实上并非对外国货的限制和歧视,恰恰相反,在中国遭受非国民待遇的正是中国货。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赵萍也对记者表示,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观念是洋货优于国货,这也造成了国货在国内反而遭受非国民待遇的窘境。九部委的政策是对这一现象的纠正,无论金融危机有没有发生,中国都会这样做,和贸易保护主义没有关系。
  完全符合WTO原则
  中国WTO研究会常务理事何伟文也表示,国外媒体称中国搞贸易保护主义显然是对九部委条文的一种误读。早在今年2月份,商务部就明确表示,中国不会步美“买美国货”的后尘,决不搞“买中国货”。中国的行为是对国货在国内遭受歧视讨回一个公道,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这完全符合WTO“无歧视”和“国民待遇”原则。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征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