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消息 蒙古国“开放社会论坛”统计数据显示,49个国内选区的协调情况大有好转,选举期间也没发现严重的违规操作现象。
程序管理员Dagva Enkhtsetseg说:“今年选举的情况好多了。之前许多人对这个国家的民主未来失去了信心,对于这次选举感到忧虑。(那么这次选举发挥作用了吗?)是的,的确有用。”
这是蒙古国自1992年实行议会制以来第5次总统选举,额勒贝格道尔吉以51.21%的得票率战胜了前任总统,人民革命党的那木巴尔·恩赫巴亚尔(得票率为47.41%),并获得了议会的全票通过。
统计结果显示,额勒贝格道尔吉赢得了8个省和首都乌兰巴托7个区(首都共9个区)的胜利。而恩赫巴亚尔则获得了21个乡下省份中13个省的支持,但后者都是人烟稀少之地。
至此,人们对于蒙古国大选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就在大半年前,民主党在议会大选失利后宣布投票存在舞弊行为。随后,一场伏特加酒“点燃”的骚乱席卷首都乌兰巴托,最终造成5人死亡,300多人受伤,人民革命党的办公楼也被放火焚烧,成为该国自苏联解体之后发生的最严重的政治暴力事件。而被指发动这次骚乱的正是新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
因为额勒贝格道尔吉在骚乱发生前曾称,非法活动使民主党人在选举中落败。
他对记者们说:“人民投了民主党的票,80%的人说他们投票给了民主党。如果多数人投票给我们,我们怎么会输呢?我们输了,是因为腐败人士改变了选举结果!”
爱写诗的老幺
额勒贝格道尔吉出生于蒙古国科布多省一个牧人家庭,是家里8个儿子中的老幺。他先在车车勒格县完成了小学和中学教育,然后在17岁那年举家搬到了额尔登特,并在额尔登特的市立高中继续完成学业,直到1981年毕业。
在离开学校后,额勒贝格道尔吉在额尔登特的采矿场做了一年工人,1982年进入军队服义务兵役1年。在服役期间,额勒贝格道尔吉很喜欢写诗,还给军中的报纸《Ulaan Od》投稿。也因此获得了前往乌克兰利沃夫的军事政治部留学的机会。从乌克兰回国以后他担任了两年《Ulaan Od》的记者。
坦白说,额勒贝格道尔吉的面孔并不新鲜,两次担任总理的他已为人们所熟悉,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就以出色的政客形象出现在公众视线之内,协助总统发动了一次不流血革命,结束了执掌蒙古国70年的前政权。
翻译家敌不过哈佛生?
在这次选战中,额勒贝格道尔吉的对手也不弱,蒙古国上一任总统恩赫巴亚尔毕业于英国利兹大学,是第一个将英国着名小说家狄更斯的作品翻译成蒙古语的蒙古人。但他最终败给毕业于哈佛大学的额勒贝格道尔吉,专家表示这主要反映出社会和民众中普遍存在的思变心理。
对蒙古国有长期深入观察的分析家对时代周报称:“蒙古国近几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当局未能及时采取有力的措施。蒙古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大多数矿权掌握在个人手中。”
“额勒贝格道尔吉巧妙地迎合了民众渴望摆脱经济困境的这一心态,在竞选纲领中明确提出建立公正社会、政府施政为民、建立公正的司法体制、增加对牧区的政策扶持等。他还承诺提高政府对儿童的补助金,向每名公民发放250万图格里克(1美元约合1400图格里克)的矿产开发福利,使人民真正成为矿产资源的主人。这些主张赢得了多数选民的拥护。”
其次,去年议会选举引发的骚乱对恩赫巴亚尔竞选总统也产生了负面影响。恩赫巴亚尔事后被指责处理当时的骚乱不力,未能“缓解冲突,反而激化了矛盾”。
为了防止今年的大选再次引发动荡,在选举临近之时政府就下令禁止在大选当日卖酒以及举办大型公共体育和文化活动。此外,还邀请了50名国际观察员监督各个投票站,两党的代表也在周围监督,以确保投票顺利进行。新的投票工具如“特制选票”也被运用到这次选举中来。
责任编辑:刘征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