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全国有色金属等尾矿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项目启动

2010年10月15日 13:41 5379 来源: 资源再生杂志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全国尾矿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是运用勘查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方法,从地球化学角度评价尾矿的资源潜力与生态环境效应,为全国尾矿资源的综合利用、矿山生态环境评价与整治提供地球化学依据。该项目体现了资源、环境并重的综合特点。
  尾矿通常是指矿山选矿后,在当时条件下不宜再分选回收的矿山固体废弃物。我国现有矿山尾矿库2700多座,尾矿积存量约60亿吨,且每年以3亿吨的数量增加。数量庞大的尾矿来自长期不合理的矿产资源利用方式,殊不知,这些被丢弃的“垃圾”价值巨大,无异于一座矿产资源宝库。其中大都含有各种有色、黑色、稀贵、稀土和非金属矿物等有价成分,是宝贵的二次矿产资源。
  此外,大量堆存的尾矿不仅占用土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同时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据了解,有色金属矿尾矿往往伴生有毒的微量元素,如镉、砷、铅、锌、银等,残留在尾矿中的某些选矿药剂更是致命的。这些有毒物质渗入地下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流入河道则危害更广,不仅造成大范围生态环境破坏,而且还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这就需要对尾矿进行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
  尾矿在氧化条件下的变化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地球化学方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专家预计,矿山的环境污染问题将会逐渐的倚赖地球化学。

责任编辑:lee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