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消息 工信部和社科院9月7日联合发布的《中国工业经济运行2010年夏季报告》称,从目前运行态势看,由于受去年全年“前低后高”走势影响,下半年工业增速将有一定程度回落,预计下半年降到10%左右,全年仍可达到13%左右。
报告指出,作出上述判断主要是基于三方面原因,一是从先行指标来看,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二是房地产市场调控组合政策的实施,对建材、家电和钢铁等工业品需求将产生影响。三是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加大了下半年出口的不确定性。
报告分析了当前工业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一是全球经济复苏基础仍然脆弱,出口压力增加。二是投资增速放缓,企业技术改造投资长效机制亟待建立。三是淘汰落后产能和抑制重复建设任务艰巨,结构调整面临较大困难。四是节能降耗任务重,时间紧,完成目标压力加大。五是经营环境复杂多变,企业生产经营难度增加。
报告在第四部分强调要着力调整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当前,工业经济运行正处在关键时期,在继续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同时,要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更加注重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力争做到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相互促进。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辛国斌在2010年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发布会上表示,下半年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夯实回升向好基础;立足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工业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确保今年目标任务完成;大力推进工业节能减排,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积极推动兼并重组,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专家称应更强调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认为,中国工业经济政策的着力点应该更强调结构问题,但是结构调整的政策难度,会比刺激增长有所加大。
金碚表示,结构问题会遇到三个最突出的挑战,即资源约束、环境保护、劳动关系会发生重大变化,不可能像过去那样依靠消耗资源、破坏环境、大幅度的压低工人的工资和福利这样的方式实现长期的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不会“二次探底”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辛国斌表示,工业增速下滑既是主动调整的结果,又与去年基数“前低后高”有关,虽然当前国内工业经济运行正处在关键时期,但整体经济运行良好,经济不会出现所谓的“二次探底”。但辛国斌也指出,“目前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艰巨”。
《意见》成为资产重组加速的催化剂
湘财证券研究所王坦认为,《意见》在大的方针和规划上基本延续了之前煤炭、钢铁和汽车等产业兼并重组中所执行的相关政策,但在具体细节和行业选择上做出了新的规定与尝试。在中国各级政府现有的GDP考核机制下,企业兼并重组后的归属权、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以及就业促进等问题,往往成为省市县级企业进行兼并重组的最大障碍,而在当前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大的趋势下,产业依据成本和资源等要素进行跨区域迁移和整合将成为必然的选择。《意见》在一定程度上为跨区域的并购提供了便利和一种跨越地方利益障碍的方式。
此外,《意见》中所提到的六个行业中,钢铁,汽车,水泥行业的重组之前一直在进行之中,相关的投资机会已经被市场反复关注,而稀土、电解铝和机械制造行业这些大规模重组还没有全面开始,尤其是稀土产业被纳入到指导性重组规划中,很可能预示着全国的稀土资源将进一步向优质企业集中,未来的稀土行业重组完全有可能围绕上市公司平台来进行,全行业的行业价值重估的可能性较大。
责任编辑:lee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