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中国南非矿业大规模合作在即 商务部鼓励投资

2010年08月25日 8:30 8149 来源: 北京商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继续鼓励和支持国内企业投资南非矿业和资源领域,加大对南非矿产品深加工领域的合资力度。”在昨日举行的“中国——南非高端商务论坛”上,不久前履新国际贸易谈判代表的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的这一表态,在相关专家眼中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资源丰富的南非以及非洲大陆,在中国海外找矿、寻求稳定矿产资源供应地的战略中,将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资源供应困局凸显 直接对外投资成“必修课”
  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关键时期,矿产需求猛增。尽管号称地大物博,但国内资源供应不足问题日益凸显,铁矿石、石油等资源的进口量逐年攀升,更为不利的是,中国需求成为国际市场炒作的热点,“中国买什么什么就涨价”使我国资源供应陷入困局。因此,加大海外资源投资力度,在海外寻求稳定的矿产资源供应地,以保障我国经济运行安全,已是必须为之。
  “直接的资源投资对中国来说非常迫切,是保证经济增长的必修课。”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直言,我国短期内难以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对于大宗资源产品的需求量巨大,如房地产和汽车产业都对铁矿石有极大需求,而这种需求恰恰是刚性的,“即使别人漫天要价,我们也没有砍价的资本”。
  “从国际市场来看,当前大宗商品的价格部分掌控在国际金融机构手中,而我国的金融实力短期内很难与发达国家抗衡,缺乏控制力和影响力。”白明说:“这就造成了无论是直接进口,还是金融交易,我们都处于吃亏的地位,在这种形势下,直接对外投资,掌握可靠的资源供应源,成为必由之路。”
  针对对外直接资源投资,我国近年来在财政、信贷等领域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如2005年,财政部、商务部制定了《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使资源能源类境外投资列入年度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领域和范围成为定例。在政策支持下,中国企业海外找矿进入快车道,无论是央企巨头,还是民营企业,纷纷寻求海外资源投资项目。目前,我国企业在境外投资的矿产资源项目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如哈萨克斯坦、赞比亚、安哥拉、津巴布韦等。
  非洲矿业投资“潜力无限” 中国南非大规模合作在即
  在中国海外找矿的战略中,资源丰富的非洲大陆具有极强的吸引力。2003年,商务部制定出台了“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促进对非洲资源开发合作的政策措施,面向非洲的资源开发战略正式展开。
  8月25日消息  在非洲大陆上,南非是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最完善的国家之一,其矿产资源更是可以用“非常丰富”来形容,许多矿种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矿业属于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南非国内资本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对外资的需求量巨大。
  近年来,中国南非贸易量迅速增长,目前,中国是南非第一大贸易伙伴,南非是中国在非洲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今年上半年,双边贸易额达108.1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56.1%。但与贸易量猛增相对的是,在矿业和能源合作领域,两国大规模的合作并未真正展开。
  在昨日的论坛上,中国和南非有关部门和企业签署了多项经济合作协议,涵盖新能源、矿业、电力等多个领域。昨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南非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北京宣言》则明确,“进一步推动双方在地质和矿产资源领域的合作”。无论是战略还是具体的项目层面,中国南非矿业合作的路径更为清晰,两国间更大规模、更具广度的矿业合作即将展开。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