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河北落后产能淘汰调查:淘汰推动了产能扩张

2010年08月19日 8:42 10782 来源: 上海证券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河北落后产能淘汰调查
  作为钢铁第一大省,河北足以折射出全国淘汰落后产能的困境。这存在着一个历年来反复出现的悖论:淘汰任务一定能完成,但是钢铁总产能仍然会扩大。
  “钢铁冶炼是一个退出壁垒很高的行业。生产线一旦被拆除,如果无法用其他形式获得重建,等于所有资产付诸东流。”
  “农民辛辛苦苦刨一年地,也未必有钢厂给的钱多”。因此,如果钢厂真的关停……被租用的耕地无法复耕,大量的工人将无处可去。
  “敬业钢铁养活了平山县三分之一的公务员。如果一个月不交电费,电力公司可能就没工资发了”。
  上述三段话正折射出钢铁业淘汰落后产能的三大阻力。
  淘汰落后产能的口号喊了很多年。此次之所以被广泛关注,在于决策层的“铁腕”和“重拳”。
  在距离三季度期限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工信部公布了详细到具体企业、具体生产线的淘汰名单。这是工信部首次以公示的形式表明淘汰工作力度,也向涉及的各方施压。但就在第二天,名单被指“注水”——由于其中列出的部分产能实际上已经关停。
  难道“铁腕”,无法推倒那些象征落后的高炉吗?
  上海证券报记者来到中国钢铁生产第一大省,也是“落后产能”的重灾区河北,深入探寻其中缘由。

  拆除的高炉
  从唐山到邯郸,从廊坊到沧州,钢铁产业链条贯通着这片燕赵之地的经济命脉。中国超过四分之一的钢铁就产自这里。你既可以在喧闹的城区中看到整齐洁净、几乎可称为鸟语花香的大钢厂,也可以在偏僻的乡镇里发现烟尘飞舞,空气刺鼻的最破落的小企业。他们各自发展壮大,共同支撑和见证着中国飞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但是,随着中国粗钢产量每年的飞速递增,以及节能减排不可逆转的趋势,“淘汰落后产能”的大幕又一次拉开了。河北无悬念地成为压力最大的省份。在工信部公布的名单中,河北省共有34家企业超过1500万吨的炼铁炼钢产能被明令关停,占全国淘汰总规模三分之一强。其中,既涉及邯钢、唐钢这样的国有钢企,也有大量的中小民营企业。
  “今年2月拆了3个150立方米的小高炉,云南财政厅的人还来监督了。现在都要跨区域核查是否切实拆除。”河北民营的敬业钢铁集团能源环保部长康永鹏告诉记者,目前敬业最小的高炉也有450立方米。
  在记者的实地走访中发现,“以前只要停产不用拆”,而现在,高炉拆除的工作的确在进行。而且,大部分在政令公开下达之前已拆除。河北省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事实上,此前工信部于5月下达的淘汰任务,河北大多数之前就已经完成了,今年全年的完成量还将超过规定目标。“河北去年 11月开始搞了个集中行动,今年又搞了一次。多淘汰一些,为以后留出空间。”这位人士介绍说。

[1][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