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消息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周三(4日)发布报告预计,三季度经济料继续放缓,国内生产总值(GDP)预计同比增长9.2%;物价延续温和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长约3%.
中国证券报刊登的报告指出,在库存回补结束、刺激政策边际效应递减、基数抬高,重工业减速等影响下,中国经济增速继续呈放缓态势,通胀预期有所减弱,消费需求依然比较旺盛.
"初步预计,三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左右,增幅较上半年回落3.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12.8%左右,增幅较上半年减少4.8个百分点."报告称.
报告预计加大对新兴产业、民间投资、保障房建设、西部大开放等已开工在建投资项目支持应成为下半年经济工作重点.
中国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1.1%,其中二季度增速回落至10.3%;上半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6%;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上涨6.0%.
意料中的减速
报告指出,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回稳,房地产调控新政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影响尚不明显,随着淘汰落後产能,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等政策效果显现,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平稳减速.
外贸出口增速难以持续高速增长,因界经济增速的前高後低,出口退税政策影响等,初步预计,三季度外贸出口同比增长25%左右,进口增长29%左右,顺差367亿美元,同比下降4.7%左右.
不过,三季度的消费需求依然比较旺盛,受收入较快增长,"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期限延长,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等,均是消费市场保持活跃的有利因素.
而不利的因素则包括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导致住房消费增速减慢,以及汽车消费增速出现放缓趋势,消费刺激政策边际效应开始递减,同时持续负利率使得居民储蓄存款等财富缩水,影响居民实际购买力.
初步预计,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8.2%左右,实际增速较上年同期有所放缓.
物价不确定因素须警惕
报告指出,总体来看,中国消费物价温和上涨,通胀预期有所降低,但是不能忽视推动物价上涨的不确定因素.初步预计,三季度CPI上涨3%左右,PPI上涨5.1%左右.
报告分析指出,政府严格管理和调控价格,粮食库存比较充裕,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取得初步成效,以及国际市场大宗初级产品价格同比涨幅趋缓,有助于减轻输入型通胀压力等,均会抑制物价的上涨.
不过,不确定的因素依然很多,包括极端天气因素直接影响粮食生产,给农产品的稳产增产带来困难,猪肉价格对食品乃至消费物价影响较大.
此外,下半年许多地区将会进一步出台水、电和燃气价格的上调方案,能源资源价格改革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物价上涨,以及劳动力价格上升和翘尾因素等.(完)
责任编辑:毋宁秋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