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消息 中国出于环境和资源保护角度逐渐减少稀土出口的策略,刺激了其他国家寻找资源的神经。
“据我了解,目前全球除中国外有200个左右的项目正在计划开采,有的处于勘探阶段。”长期研究稀土的罗斯基尔信息服务公司总裁车竹薇(Judith Chegwidden)昨天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美国杰克利夫顿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Jack Lifton则告诉本报:“现在全球的问题是,稀土供应满足不了需求。”
2009年,中国稀土产量12.48万吨,供应了全球95%以上的需求。除中国以外,去年俄罗斯稀土产量为2470吨,美国1700吨,印度50吨。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张安文告诉本报,预计2015年世界稀土需求量为21万吨,与2009年产量相比,年平均增长率为8%,大大超过过去20年时间里5%的年平均增速。
全球需求量大幅增长主要缘于电动车、风电等以稀土为原料的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而根据工信部正在制定的《稀土工业发展专项规划(2009~2015年)》草案,2015年之前中国的稀土冶炼分离产品将控制在12万~15万吨,这相当于在2009年的基础上,稀土冶炼分离产能不会有大的增长。
为了实现这个计划,2015年前国内原则上不新增稀土冶炼分离生产能力,未经核准不得新建或扩建稀土冶炼分离项目,同时各省市区对无证开采的稀土矿一律取缔,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采选工艺。
这让其他国家不得不重新考虑开采被封存的稀土矿。“发达国家基于稀土供应多元化的考虑,今后5年时间将建成从开采到选冶的稀土原料工业体系。”张安文说。
事实上,许多国家都拥有稀土资源,因为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中国企业低价出口的策略,打击了其他国家的稀土产业。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长期供应全球大部分稀土需求,中国稀土资源储量已大幅减少。张安文表示,1970年中国稀土资源还占到全球的75%左右,到2000年这个比例已下降到36%。
目前全球稀土资源总储量为8800万吨,其中中国稀土资源储量仅占全球的31%,独联体资源储量占全球22%,美国占15%。
“中国以占全球20%~30%的稀土储量,供应全球90%以上的需求,从长远看难以为继。” 张安文说。
责任编辑:nonferrous metals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