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5时45分报道,国土资源部与甘肃省合作地质找矿总体方案近日通过专家评审,今后11年期间,中央和甘肃省将计划投资66亿元用于找矿。
甘肃矿产资源种类齐全,总量丰富。至2008年年底,全省已经发现各类矿产178种,其中已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110种,占已发现矿种62%。其中,甘肃境内发现的镍、钴等10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一,金、锌等5种矿产资源居全国前五位。而2000年以来,广大地质工作者在西秦岭、祁连山等地发现了重要成矿带,新发现并勘察了铜镍、铅锌、金银及煤等矿床30多处。至2008年年底,甘肃全省资源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比如新增煤炭资源95亿吨、铁矿石1亿吨、铜45万吨。
与此同时,依托矿产资源的开发,甘肃还先后建起了一批矿业重镇,主要有白银市、金昌市、嘉峪关市。虽然甘肃省已发现多个重要成矿带,但凭甘肃本省的力量去勘探开发,仍存在资金缺乏等困难。如果投入大量资金与国土资源部合作勘探找矿的话,将有望让现有矿产资源得到更大的提高。
2010年2月份,甘肃省政府与国土资源部签订了合作加强地质找矿工作协议,制定了中长期规划,设立了每年不低于5亿元的地质勘察基金,拉开了部省合作序幕。而为了能让合作找矿工作更加科学,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等组成的专家组的评估和实地考察,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中央地质勘察基金管理中心和省国土资源厅共同编制了《甘肃公益性地质调查及重点矿产勘察总体部署与实施方案》,并获得通过。
部省合作找矿工作重点是对北山、祁连山、西秦岭和鄂尔多斯成矿区带展开调查评价工作,主攻国家急需及省内优势矿种铜、镍、铁、金等。11年计划投资66亿元,其中中央投资22亿元,甘肃投资22亿元,企业投资22亿元。力争3年谋划地质找矿有重大突破,6年开创甘肃地质事业新局面,通过11年的工作,形成一批重要矿产资源勘察开发基地。相关专家表示,在国土资源部和甘肃省的共同努力下,这一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责任编辑:毋宁秋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