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获悉,目前江西省已经分别分解了钢铁、水泥、焦炭、铜业、造纸等行业具体的落后淘汰产能目标,在投入5.44亿元资金用于奖励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江西已经“背水一战”,江西省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处长汪剑平透露,江西省提出的要求是,到三季度完成如是分解任务,如此一来,留给自己完成任务的时间,不过百日。
中央政府的重压之下,“背水一战”的并非只有江西一省,在落后产能的淘汰问题已经被上升到政治任务与政绩考核的高度之时,大量行政手段的介入自然并不意外,但这是否是能确保落后产能不再反弹的根本手段,亦有待商榷。
百日任务
“今年江西省将淘汰落后炼钢100万吨、水泥161万吨、焦炭10万吨、铜冶炼3万吨、造纸4万吨、制革10万标张、化纤0.5万吨。省内相关部门将在6月底公布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将能耗任务分解至各个企业,确保在今年第三个季度前全部关停。” 汪剑平告诉记者,这意味着,江西留给自己的时间不过是三个月,100多天。
汪剑平的身份,江西省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处长,他几乎参与了所有江西省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的起草与制定工作,作为政府官员的他,紧迫感一直让他倍感压力。
江西是有色金属资源大省,全省行业销售收入的25%都来自于有色金属,是江西第一大支柱产业,这主要得益于江西铜业在全国铜行业内的地位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江西有色工业销售收入1913.91亿元,于是,有色金属如何整合并淘汰落后产能,将是左右江西省能否在百日内完成任务的关键所在。
“这次淘汰铜冶炼3万吨主要是上饶市某个私营铜厂,并不牵涉江西铜业。而江西也没有足够的铝、铅、锌等有色产能,就更谈不上淘汰产能了。此外,稀有金属如钨、稀土等由于限量限产,而且在江西并没有形成相应规模,几乎没有落后产能需要淘汰。”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有色工业处副处长沈祝芬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彭薇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