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全球矿业国有化趋势明显 中国海外找矿面临竞争

2010年06月09日 9:48 8792 来源: 中国投资咨询网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中投顾问提示:全球矿业和金属领域“国有化”现象更明显,“政府对矿业交易的影响力加大,不仅仅是中国,全球都是一样,澳大利亚最近建议设立资源超额利润税,就是矿业‘国有化’的一个例子。”
  6月8日消息  由于大宗商品未来价格及需求被市场广泛看好,中国企业前往海外收购矿产资源的“美好时光”正在远去。
  6月7日,安永(Eenst&Young)全球采矿与金属业主管合伙人Mike Elliott表示,今年以来,全球矿业和金属领域“国有化”现象更明显,“政府对矿业交易的影响力加大,不仅仅是中国,全球都是一样,澳大利亚最近建议设立资源超额利润税,就是矿业‘国有化’的一个例子。”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研究员宋国明则表示,国有化使矿业投资环境处于不稳定状态。
  Mike Elliott还进一步表示,2010年,更有信心的日本、印度和一些传统投资者将回归矿业市场,因此,尽管2010年矿业并购交易总额有望超过2009年,但中国的交易份额将较2009年减少。

  进一步“国有化”
  “事实上,我们在澳大利亚及其他国家已经看到这些重新评估财务安排的情况。”Mike Elliott说。
  他所指的是,不仅仅在澳大利亚,其他国家也有意从资源价格上涨中获取更多财政收入。Mike Elliott认为,“国有化”将加大中国企业海外收矿的难度,已经有更多国家希望从资源中获取更大比例收入。最佳例子是澳大利亚拟征收资源超额利润税,这些税项将推低矿产投资的回报率,促使企业重新检视项目。
  2010年,随着矿产资源进一步成为炙手可热的并购对象,更多国家将针对矿业制定严格的税收制度、审批制度等相关政策。
  今年以来,中国企业在拉美和非洲收购矿产的案例增多,但拉美、非洲正是矿业“国有化”最明显的地区。
  宋国明表示,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和巴西等地,都先后出台了一些新的政策、法规,其中有些规定变得对矿业投资不利,特别是外资。
  据了解,玻利维亚政府近来加快了能源和矿业部门的国有化进程。5月份,当地政府又将一家瑞士公司控股的锑矿冶炼厂和四家电力公司收归国有。此外,玻利维亚去年初通过新宪法,规定本国一切自然资源属于人民,国家代表集体利益管理这些资源。
  尽管非洲的“国有化”现象没有拉美地区那么频繁,但非洲有些国家也采取“国有化”或本地化行动。例如,加纳政府阻止非法收购采矿失败,对外资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宋国明表示,目前,非洲地区政策潜力略有下降,被调查的10个非洲国家中除博茨瓦纳排在18位外,其他都排在30位之后。其中,马里、纳米比亚、津巴布韦被列入最不具矿产投资潜力的国家。
  安永南美洲采矿和金属业代表Marcial Garcia Schreck表示,他的一位客户曾在收购合同中与当地政府制定一项固定税收协议,这一点值得借鉴。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nonferrous metals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