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E和上期所期铜、期铝和期锌的成交量季度变化率
5月26日电---2009年初以来,在上海市场交易的金属价格已大幅上涨,但要说该市场将取代伦敦成为全球指标还为时尚早,原因在于中国对汇率和外国企业的限制.
路透数据显示,去年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期铜成交量由2008年的1.04亿吨大增至近4.06亿吨.交易商表示,由于上期所数据包含了对买卖双方的统计,上述只是减半後的数据.
但上海市场的大多数交易来自于当地生产商和消费商,还有看涨铜价的散户投资者.
"显然,较长期而言,交易量可能从伦敦转移至上海市场,单是中国的原材料消费规模就构成理由,"经纪商Newedge的全球金属业务主管Mike Frawley表示.
"较长期看,上海市场可能会有巨大的价格影响力...但这要在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之後.目前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仍是占主导地位的指标."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金属消费国,其今年的铜消费量估计为1,900万吨左右,占全球总消费量30%多.
外界预计,未来数年内,中国的金属消费量将更高,因其为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正在加快基础设施更新.
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受到政府严格控制,但存在升值压力.西方分析师认为,人民币汇率被低估最多达40%,这使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了不公平的优势.
"在上海市场成为指标前,必须看到人民币自由兑换度增加,以及很多改革措施,"渣打银行分析师Dan Smith表示.
责任编辑:lz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