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矿山巨头纷建船队 干散货运输酿巨变

2010年05月21日 8:30 8144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国际矿山巨头又多了一张脸谱,他们想扮演船东的角色。
       5月中旬的船舶交易信息显示,巴西淡水河谷刚从中东的一家油轮公司购买了5艘单壳超大型油轮(VLCC),计划将其改装成散货船运输铁矿石;力拓集团也向韩进重工订购了8艘超大型矿砂船(VLOC),重启自建船队计划。
       世界三大矿山占据了全球铁矿石海运交易量的三分之二,连年上涨的海运费也在铁矿石交易价格中占比越来越高。
       淡水河谷及力拓计划投入巨资,打造属于自己的远洋船队——在降低铁矿石海运成本的同时,此举将对波澜起伏的干散货运输市场产生巨大冲击。
       降低海运成本
       对于淡水河谷而言,高昂的海运费是其长期的心病。
       巴西与中国相隔遥远,远远超过澳洲与中国的距离,这使巴西铁矿石的运费比澳矿高出一倍以上。
       以好望角型(Capesize)散货船为例,5月19日西澳—宁波北仑港的铁矿石运费为12.12美元/吨,而巴西图巴朗—宁波北仑港的同期运费为29.89美元/吨。
       2002年以前的铁矿石海运费,曾经长期在10美元/吨以下。但2003年开始的航运业景气周期,使铁矿石运费暴涨暴跌经常出现。
       为了控制海运成本、提高巴西矿的竞争力,淡水河谷从去年开始启动了自建船队的计划,到目前为止已累计投入93亿美元。其中包括在亚洲船厂建造的28艘超大型矿砂船(VLOC)、去年初买入的10艘二手船、改装VLCC的费用,以及与韩国航运企业STX Pan Ocean签订为期25年、58亿美元的货运合约。
       而日前,淡水河谷又向沙特阿拉伯油轮公司Vela International Marine购买了5艘单壳VLCC。
       上述几批船的大部分,将会用于从巴西运送铁矿石至亚洲,特别是中国,而淡水河谷将在相关航线逐步减少对现货租船市场的依赖。
       2009年以前,淡水河谷的所有铁矿石出口均以FOB(不包括海运费的离岸价)条款出运;但2009年以来,其出口的铁矿石按CIF(包括海运费的到岸价)条款出运的比例达到了70%,且都由淡水河谷自己的船队承运,其中三分之二出口到中国。
       “矿山自建船队的首要原因是降低海运成本,”中国远洋航务上海分部主任吴明华对记者表示,“另一个原因则是有利于合理组织生产,将铁矿石出货量和运输衔接起来。”
       吴明华进一步解释说,在铁矿石需求旺季,矿山往往通过额外租船加大出货量,这时候散货船的租金往往很高;倘若有了自己的船队,矿山在旺季时就可以自己调配,不用受其他船东航期、班次的制约。
       此前一周,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曾连涨8天,逼近4000点的今年最高位。究其原因,是印度6月起将进入历时三个月的传统雨季,这将导致铁矿石贸易商加大从巴西和澳洲进口铁矿石的力度,由此激发起散货船运价的爆发式增长。
       为了降低运价波动的影响,澳洲矿山力拓集团也重启自建船队计划。一位接近力拓的船舶经纪人向本报透露,力拓在日前和韩进重工签约建造了8艘20万载重吨的VLOC,该批船总值5亿美元左右。此外,力拓还有4艘25万载重吨的VLOC在日本Namura Zosensho船厂建造,交付时间在2012年—2013年。
       当然,矿山自建船队的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因为在铁矿石需求淡季,大规模的船队维护成本极高。”吴明华分析说,要合理分配自有船舶和租用船舶的比例,做到物尽其用。
       事实上,淡水河谷曾在2001年航运低谷时,出售了该公司的船队,其中包括18艘散货船。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anzi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