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广西有色集团发展循环经济 探索持续发展道路

2010年05月13日 8:36 8229 来源: 新华网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近日,广西有色金属集团与广西龙州县人民政府签定合作意向书,拟投资19亿元打造龙州矿冶循环经济产业。根据双方意向,前者将对龙州县境内丰富的铁锰资源进行整合、开采,并就地在广西有色集团旗下广西有色天元冶金有限公司实现循环加工利用。
  近几年,广西有色金属集团不断通过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矿业循环经济。以广西有色天元冶金有限公司为例。2007年,公司就建成了高炉火法生产线,通过高炉稳定生产富锰渣,副产生铁。在生产过程中,公司将高炉煤气作为热源进行烧结,形成了初步的能量循环利用。2009年12月,公司又开工建设了1.2万千瓦的余热发电厂,既提高了电力的自给能力,还有效解决了废气排放问题。2009年12月,公司20万吨微粉项目正式投产,将冶炼废渣加工成环保建筑材料微粉进行销售,既处理了工业废渣,每吨又可增加几百元的收入,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同样的循环经济概念在广西有色集团下属的平桂飞碟公司也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平桂飞碟公司自营钛白粉出口量多年保持国内第一,也是应对国际钛白粉反倾销案取得胜利的业内第一家。公司通过治理有色金属冶炼的"三废"治理出了两个新产业,形成了"有色金属--化工--建材"循环发展的产业链:有色金属的冶炼渣、锅炉渣用作水泥生产的原料;钛白粉产生的废酸与当地丰富的石灰石中和,生产水泥所需的工业石膏;钛白粉生产的副产品--硫酸亚铁用来生产氧化铁红。
  在此过程中,公司做到了上游产品生产"三废"量与下游产品消费 "三废"能力的平衡,即做大钛白粉规模,同时相应做大氧化铁红产能,保证硫酸亚铁有效利用;钛白粉产业扩大了,消化石膏的"胃"--水泥产业也同步跟上。经过近年来培育发展,目前该公司形成了钛白粉、锡、铅、水泥、发电、铁红等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在广西有色集团,新项目立项、设计时都要过循环节能关。目前国内最大的再生铜冶炼项目--梧州30万吨再生铜冶炼项目通过变废铜为新铜,较好地体现了资源的再生循环。梧州8万吨铅冶炼项目等新项目建设时也都充分考虑了循环发展的要求。
  在广西有色集团所属华锡集团、汇元锰业公司、鑫华冶炼公司等企业,节能循环的理念和行动也是处处可见。
  对此,广西有色金属集团总经理李仕庆表示,"将不断通过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矿业循环的路子,将广西有色集团打造成有国际竞争力的矿业循环集团。"(完)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lz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