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澳政府挤入矿石博弈 两年将获利120亿澳元

2010年05月10日 8:34 4739 来源: 国际金融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两拓”在国外赚得盆满钵满,不料澳大利亚政府在背后看得眼红,也想“雁过拔毛”。

  一月两次“吃瘪”
  日前,力拓和必和必拓一个月内连续两次体会到了“吃瘪”的滋味。在继推迟对“两拓”组建合资企业作出裁决后,澳大利亚政府又对外宣称,将从2012年7月起开征高达40%的资源税,而该国政府原先征收的资源税仅为3%。对此,力拓公司CEO山姆·沃尔什最新表态称,因澳大利亚政府新的矿业税政,公司正在考虑搁置在澳大利亚的铁矿石新建项目。
  “澳大利亚政府此举不难理解。”昨日,兰格钢铁网分析师李钊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称,“从宏观层面看,澳大利亚并未完全消除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他们需要继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摆脱困境,而相对暴利的矿业行业自然而然则成了其倚重的砝码;从金融层面看,众所周知,‘两拓’的利润绝大多数已为世界各投行所攫取,澳大利亚并未得到真正太多的实惠,因此,其想从源头上掌控住矿企的利润,并获得实惠。”
  “毫无疑问,在新政实施后的短期内,该国政府将在短期内获得巨大收益。”李钊进一步分析称。事实上,已经有分析人士预计,新资源税开征后两年将为国库带来120亿澳元收入。

  “借力打力”价格再涨
  上述消息传出后,国际投行美林证券颇为罕见地说了矿业公司的“坏话”。美林证券预计,必和必拓可能因这项新税政减少获利19%,力拓的获利则可能减少30%。当然,更让业内人士担心的是矿业公司会“借力打力”地推涨铁矿石长协价及现货价格,而作为“两拓”主要销售市场的中国自然免不了承受更大的打击。
  “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且就目前而言,还要谨防力拓和必和必拓将此消息作为上涨矿价的借口。”李钊同样认为,“但‘两拓’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不能无限制地将成本转移到下游企业。企业成本承受力是有限的,矿企、钢企及用钢企业间转移成本的击鼓传花游戏终将停止。”
  如此,澳大利亚政府是否是最终受益者呢?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赫荣亮认为,澳大利亚政府此举是以短期增税牺牲长期投资环境。“对矿企角度看,征收资源税,将提高出口成本,并可能直接导致整体成本的大幅上升。同时,矿价的上涨又将进而影响市场上消费的减少。从澳大利亚经济来看,税负重,将直接抑制国内生产积极性,即投资开矿、具体开采及运输等上下游环节,都将受到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对这个以矿产为重要产业的国家来讲,税收的增加,将直接以破坏投资环境、牺牲就业率为代价,并不利于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

责任编辑:hoping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