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规划:
用10年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
“用10年左右时间,拉长新材料产业链,倾力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园区和新材料产业基地。”这是自治区新材料产业规划绘制的发展蓝图。
实现蓝图分三个阶段:到2012年,全区新材料产业初具规模,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实现销售收入190亿元、工业增加值66亿元;到2015年,全区新材料产业进入扩张期,关键技术、高端产品研发和应用取得新突破,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工业增加值148亿元,约占同期工业增加值的3%左右;到2020年,全区新材料产业进入快速增长期,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的格局基本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扩大,产品影响力增强,全年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380亿元,约占同期工业增加值的5%左右。
现状调查:
产业处于低级向高级发展阶段
我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在已探明矿藏储量97种中,居全国前10位的有64种,居全国第一位的有12种,居全国第2-6位的有25种;我区非金属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石灰岩、高岭土、滑石、重晶石、膨润土等非金属矿储量均居全国前列。这些都为我区发展新材料产业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经过近年的发展,全区基本形成了以柳州、河池为核心区,以南宁、百色、桂林、来宾、梧州、贺州等市为集中区的产业布局,涌现出稀土铝绞线、ITO靶材、建筑铝型材、高纯铟、PS版印刷材料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产品。
但我区新材料产业起步晚,存在着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及技术、资金投入不足和技术集成能力差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区新材料产业正处于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阶段,面临着三个转变:即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分散型向集中型转变;由原料型向精深加工型转变。着力推进初级产品的精深加工,构建完善的新材料产业体系、科技支撑体系和产品营销体系,是我区新材料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责任编辑:静观世界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