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高盛事件重创股市期市 趟入美金融监管深水区

2010年04月20日 8:55 12449 来源: 本网综合媒体报道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高盛身陷“欺诈门”引发全球股市动荡、期市大跌

  16日,美国证监会正式向高盛公司提起民事诉讼,称其在2007年发行一组衍生品时,没有透露一家华尔街对冲基金进行“做空”交易的事实,这为投资者带来最多10亿美元损失。消息一出,高盛公司股价在半个小时内狂泻10%,并带动金融股全线下挫。
  影响高盛事件与雷曼兄弟破产不同,还不足以引起市场趋势性变化。不过高盛“欺诈门”必然使投资者对美金融体系产生信心危机。因此短期而言,美国股市还会继续低迷,金融股还会拖累市场,甚至引起全球证券市场动荡。该消息也是昨日A股市场大跌的两大元凶之一。

  在美国证监会(SEC)指控高盛舞弊,迫使投资人转进美元避险,降低黄金的替代资产需求后,纽约黄金期货价格16日大跌,跌幅创2个月来最大。
  基本金属铜价因SEC控告高盛且美元转强而大跌,跌幅创7周来最大。纽约7月铜期货价格收盘下跌8.55美分或2.4%,收每磅3.5355美元,跌幅是2月23日来最大。铜价本周下跌1.5%,受高盛问题催化。伦敦铜价下跌185美元或2.3%,每公吨收7760美元(每磅3.52)。铝铅锌镍下跌,锡价上涨。

高盛虽被指控涉嫌欺诈 其企业客户仍保持忠诚


  据路透香港4月19日电消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指控高盛在推销次优抵押贷款相关产品时涉嫌欺诈,但高盛的客户依然对该行表示支持.
  尽管高盛被官司缠身,该行的亚洲企业客户似乎仍愿意继续选择高盛.
  亚洲监管当局似乎也希望静待SEC指控高盛一案水落石出,而不愿现在就对高盛作出任何评价.
  由于金融业仍在整理头绪,了解高盛案件的细节,而且案件还在初期阶段,高盛的客户因此不太可能采取反对该行的激烈行动.
  "高盛只不过是第一个落马的银行,以後会轮到其它华尔街大银行的.没有哪家银行是100%安全的."香港一位使用高盛券商服务的对冲基金经理匿名表示.
  详尽调查高盛如何操作对美国房屋市场的投资已不是新鲜事,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这个话题一直广受媒体关注.
  虽然如此,SEC指控高盛仍是不同寻常且出人意料的,如果SEC赢得这场官司,将有损高盛的声誉.

  客户"未变心",各监管当局观望
  从周一来看,这样的前景似乎并未困扰高盛在亚洲的一些最主要客户.
  韩国最大保险商三星生命(Samsung Life)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仍留用高盛处理其45亿美元的首次公开发行(IPO)事宜.
  "我认为IPO进程不会受任何影响."三星生命一位管理人员匿名表示.
  多年以来,高盛与摩根士丹利在亚洲的机构经纪业务上分占江山.尽管一些欧洲银行业者近期开始抢攻这一市场,但高盛在亚洲的对冲基金行业仍地位强大.从周一的情况判断,此一地位并未受到威胁.
  韩国一名金融监管消息人士称,"密切关注事态发展",目前暂无采取任何行动的确切计划.
  其补充称,韩国当局目前无法对高盛相关业务采取任何动作,因高盛与美国证交会仍处于争执阶段.
  印尼雅加达与香港等金融中心也持有类似立场.
  香港证监会一名发言人称,不对单独个案置评.
  亚洲监管机构消息人士的态度让人感觉,美国与欧洲市场所出售的那些次债证券,基本没有流入亚洲,而这正是亚洲得以迅速从金融危机中复苏,亚洲监管当局对高盛次债案反应平淡的主要原因.

[1][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lz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