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13日在京召开的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项目工作座谈会上获悉,全国矿产资源储量利用调查已完成25%。其中广东、内蒙古、海南、浙江和北京等省(区、市)工作推进较快。
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于2007年11月全面启动。国土资源部部署调查的矿种是煤、煤层气、石油、天然气、铀、铁、锰、铬、铜、铝、铅、锌、镍、钨、锡、锑、钼、锂、稀土、金、银、硫、磷、钾、硼、重晶石、萤石、菱镁矿28种。其中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和铀矿的调查工作由国土资源部直接组织。部分省根据本地情况增加了核查矿种范围。
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开展两年来,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总体实施方案和技术要求,开展了典型试点和技术培训等,建立了工作进展月报、季报和通报制度。大部分省份加强了储量核查组织机构建设,落实了核查队伍,该项工作目前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截至2010年2月底,全国计划核查的矿区为20500个,已完成核查矿区5082个,完成比例25%。已完成核查矿区比例最高的5个省份为广东(100%)、内蒙古(88%)、海南(86%)、浙江(78%)和北京(72%)。截至目前,全国已落实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经费10.6亿元。
责任编辑:毋宁秋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