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南康市一矿产品加工企业生产线一角。
4月7日消息 近日,在南康市工业园区的矿业基地采访,只见塔吊林立、机器轰鸣,投资2亿元的南山锡业投入生产、开源矿业10万吨电解铜项目第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形成3万吨电解铜能力;东华矿业、金鸡有色、金龙矿业、赤土康辉矿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之中……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南康市通过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挖掘矿产品等精深加工潜力,实现矿产品多次加工增值,加快了矿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了矿产业经济逆势发展。2009年, 该市矿产业实现总产值29亿元、增加值8.6亿元,税收7895万元。
矿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南康市以钨加工为主的产业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发展上一时陷于困境。但是,该市立足南康当地实际,紧紧抓住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化“危”为“机”,加大矿业发展政策引导力度,适时加快推进新品种、新技术、环保节能、产业链延伸等方面的工作力度,促进了开源矿业电解铜、钧茂金属铜材加工、南山锡业电解锡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使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在加快矿产业发展过程中,为能解决企业在生产发展中的技术难题,该市相关单位穿针引线,进行全程服务,促使多家企业与科研院校联姻,其中为一家钨制品企业联系了中南大学,还为一家生产钼酸铵的企业联系了西安交大,强大的技术支撑解决了企业生产中的难题。为能做大做强矿产业经济,南康市积极创优环境、优化服务,向上争取产业政策,依法办理冶炼加工资格证书和矿产品外购配额证;成立矿业协会,加强行业内外的协调,为指导产销、提供信息、交流经验提供平台,从人力、财力上帮助企业提供后备资源。
与此同时,南康市还积极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发展战略,选派一批技术骨干和企业老板到高校参加冶炼技术、现代企业管理等各种培训,邀请大专院校和冶金研究所的专家来讲学和担任企业顾问,招聘优秀大学生充实到生产一线;成立中小企业信誉担保基金,为企业贷款、融资提供担保;从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静观世界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