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中国海外并购偏爱能源矿产 09年298宗创纪录

2010年04月02日 9:2 11997 来源: 南方都市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4月1日消息  吉利以18亿美元的“彩礼”成功迎娶了沃尔沃公司,为这场中国最大的海外收购案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持着超过2.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国可用的资金似乎取之不尽、耗之不竭,促使中国企业寻求在海外收购资产的中国公司数量急剧增长。汤森路透的数据显示,面对近几十年来最为恶劣的全球商业环境,2009年中国经济实体依然以298宗的历史记录创下了跨境并购数量的新高。
  前日,在《经济学人》举行的“勇闯新天地:纵观中国的海外并购”论坛上,业内人士一致认为,缺少沟通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障碍,若想取得更多的海外并购,有必要调整思路,下调收购股权;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最大挑战仍然是缺乏管理技能。

  青睐亚洲后院偏爱能源矿产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始终波澜不惊,直到2005年并购额才首次突破了100亿美元的大关。自此以后,中国明显加快了海外并购的步伐,汤森路透的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海外并购交易总额估计达到730亿美元,其中包括最终收购方为中国企业的所有并购交易。有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企业的并购额下降至426亿美元,但这是因为中国联通收购中国网通的香港业务,令2008年的并购额大幅度增加。
  中国迄今为止达成的并购交易具有哪些主要特点呢?《经济学人》对2004年至2009年11月进行研究,对已完成的172宗金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并购案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国近半数的海外并购交易旨在满足国内对能源和自然资源持续增长的需求;其次是开拓新的海外市场、获得技术以及谋求潜在的资本收益。
  与其它地区相比,中国更多地将收购目标锁定在作为其后院的亚洲,中国香港的金融服务业成为其收购重点。在亚洲以外的国家中,澳大利亚最受中国企业青睐,共达成35宗并购交易,占总量的18%(含取消的交易);其次是美国,中国企业完成并购交易16宗,占总数的8%。在并购金额方面,大部分中国投资流向澳大利亚,总计达到280亿美元,占投资总额的五分之一,而且并购交易(含失败的收购)绝大多数集中在金属和采矿业(占总数的69%)。中国企业的十大并购目的地中,七个为发达国家,吸纳了交易总额中81%的资金;另有14%则流向哈萨克斯坦、南非和俄罗斯。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nonferrous metals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