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2月杭州市有色金属产品同比价格大幅上涨

2月杭州市CPI上涨2.6% PPI上涨3.9%
2010年03月12日 16:50 5292 来源: 浙江新闻网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3月12日消息  “最近的青菜简直一天一个价。”昨天,在屏风街农贸市场,一位马大嫂抱怨着,卖菜的摊主无奈地笑笑:“没办法,进价一直在涨。”最近,街头巷尾都有马大嫂在议论,物价涨得太快了。昨天,杭州市统计局公布最新的统计数据:2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同比上涨2.6%,PPI(工业品价格水平)同比上涨3.9%,印证了马大嫂们的感觉。


  物价都在持续飙升
  在对CPI和PPI上涨的阐述中,市统计局用了“持续”两个字。
  “青菜几天就涨一涨!”屏风街农贸市场的摊贩说,从下雨天开始,每斤青菜和菜心从1.5元迅速涨到2元,昨天都涨到2.3-2.5元了,而杭州人喜欢吃的毛毛菜更贵,最高涨到了每斤3.2元。
  “跟天气有关,天太冷,又下雨,菜长不大,收割得少了,自然就涨价了。”一位本地菜摊主说。
  上涨的不仅仅是青菜,在春节后开始装修房子的小张发现,市场里的电线全部涨价了,“普通的2.5平方毫米规格的一卷电线卖到了150元,节前只要140元左右。名牌电线甚至卖到了180元一卷的高价。”在市二轻市场里,一位姓陈的五金店老板告诉记者,电线从2005年开始就一直在涨价,以前一卷卖60元左右,到去年,就涨到了140元左右。“产铜大国智利地震,过段日子还要涨。”
  据国家统计局杭州调查队数据显示,2月杭州市食品类价格仍然涨得比较猛,比1月上涨3.3%,比去年同月上涨6.2%。水产品、蔬菜和粮食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甲鱼比1月上涨10%,黄瓜、莲藕均上涨37.1%;
  2月,粮食价格比1月上涨1.3%,同比上涨11.9%;食糖价格飙升,受国际市场食糖期货价格上涨影响,2月食糖价格环比上涨11.1%,同比上涨32.5%。
  另外,受春节期间服务行业用工短缺影响,杭州市服务项目价格环比、同比均上涨1.2%。从环比看,钟点工等家庭服务上涨2.7%、洗车费上涨30%、飞机票上涨14.8%、旅游费用上涨8.4%。
  2月,衣着、交通工具、通信工具的价格有所下降。


  原材料持续上涨但还未到最高峰
  “去年开始,铜、金、银、铅、铝、锌等金属的价格一直在涨。”杭州市统计局生产价格处副处长张宁涛介绍,2007年国际有色金属价格经历过一段疯狂的涨价期,而后又大跌。记者从国际铜价的历年走势图看到,2007年3月国际铜价是3美元/磅,到2009年3月降到了1.5美元/磅,而今年3月铜价飙升到3.5美元/磅左右。
  “2月杭州市有色金属产品同比价格大幅上涨。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品同比价格上涨42.0%。”张宁涛说,上涨得多与去年年初跌到低谷有关,其实现在除铜之外,大部分的有色金属价格还没恢复到最高峰。
  但是从2月份市统计局的统计数据看,汽油、柴油、石油液化气的同比价格分别上涨12.5%、9.6%、44.3%;化学纤维产品价格同比上涨30.3%;钢材、石油、有色金属、化学纤维等原材料的持续上涨,会直接导致工业品出厂价格的再度上升。


  浙大教授史晋川:温和通胀对经济发展有利
  “低于3%以下的CPI增长幅度都是对经济有利的。”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史晋川认为,虽然杭州的CPI最近几个月持续上涨,但都没超过3%,没必要为温和性的通胀担心。“不过温和通胀对于低收入家庭影响较大,政府须对这部分群体予以关注,建议适当的时候可以进行补贴。”
  据国家统计局杭州调查队对全市36家制造业采购经理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2月份,有近四成企业认为主要原材料(含零部件)的平均购进价格与上月相比上涨。平均购进价格环比上涨的原材料主要集中在化工原料、金属及制品、农产品、原纸和焦炭等大类;购进价格环比下降的原材料(含零部件)主要集中在电子元器件类等。大部分接受调查的制造业采购经理对后期原材料购进价格继续看涨。
  对于国际上许多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史晋川认为这是美元在跌、全球经济复苏、对原材料的需求量增加导致的,但白糖、铜、钢材、石油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势必会造成中国输入性的成本推进,从而影响到PPI的持续上涨,“PPI持续上涨,会随后影响到CPI,所以原材料的价格还是需要密切关注的。”

责任编辑:nonferrous metals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