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消息 据中国商务部网站驻印度经商参处子站消息,英国《金融时报》2月21日发表署名评论文章称,中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可能会招致更多的贸易壁垒。
文章认为,出口总值第一并没有太大意义。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出口产品的构成和附加值的多少。而中国出口仍然以加工贸易和贴牌生产为主,出口附加值较低。因此,成为第一大出口国,对于中国出口商意味着更严峻的外贸形势。根据WTO的数据,2008年世界上34%的反倾销案是针对中国发起的。
文章指出,目前美国和欧盟频繁对中国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征收惩罚性关税。对此,欧美主流经济学界已经出现了更多赞同贸易保护的观点。比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称,中国的重商主义导致的出口盈余损害了全世界的利益,而且这种政策是掠夺性的。某些主流经济学家的观点为欧美现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中国会像1980年代的日本一样,面临更多的贸易壁垒。而这样的情况也会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文章建议,为应对目前贸易保护主义升温的局面,中国应当调整经济结构,并保证资源的合理和有效配置,减少出口补贴,确保出口和内需的平衡。此外,中国应将外汇储备多元化,努力将其转化为资源和大宗商品。同时,加快资本输出,保证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账户的平衡,从而使得国际收支保持平衡。
文章最后强调,对于所谓主流经济学家的观点,中国要敢于进行批驳。
责任编辑:kitty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