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
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年底超日本
虽然今年第一季度的很多宏观数据都止跌回暖,呈现出小阳春的气象,但中国经济仍然存在不少变数,尤其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持续蔓延的情况下,会不会乍暖还寒?这是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界都关注的问题。本周国家统计局陆续公布了一系列工业和消费数据,4月份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数据已经全部出炉。我们今天就结合这些最新数据,来把脉中国经济。
四月份的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复苏产生了积极影响
记者:“中国经济复苏是否存在变数,4月份的经济数据成为大家关注的一个焦点,近日随着主要数据的全部出炉,国家统计局的官员对外表示,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积极的变化,比预料的要好,但是同时也表示中国经济形势还是比较严峻,需要进一步巩固。”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从主要行业看,4月份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9.6%,钢铁业下降1.7%。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总体上宏观数据来看是冷暖不匀,我们说喜忧参半,这表明了我们经济的运行正处在一个胶着的状态。”
记者:“有一个数字关注度比较高,全国城镇固定资产的投资,这个增幅比较大,已经达到30.5%,你怎么看待这个数字?”
王一鸣:“投资的增长主要是跟我们实施扩大内需,增加政府的投资规模,这个是有密切联系的,我们这个四万亿投资正在加快实施当中,那么这些投资项目,它对投资的作用正在逐步地显现。”
记者:“具体到行业上来说的话,那些行业表现更好一些?”
王一鸣:“从行业来看,我们说铁路的投资增幅就非常大,超过90%,那么还有一些跟基础设施关联的这些投资领域,包括原材料,这个增幅都比较明显,我们老百姓说铁、公、机,铁路、公路、机场,这块基础设施投资增幅是最最大的。”
4月份经济数字公布后,除了固定投资的大幅增长,另一个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现象是工业增加值与用电量数据对比的“冰火两重天”。四月发电量同比降3.55%。另一方面,工业增加值连续数月持续上升:4月份该数据增速有所放缓,但仍保持了7.3%的同比增幅。
王一鸣:“主要是高耗能产业,生产规模可能相对来说收缩了,那么前一个时期,我们这些产能扩大非常快的,像钢铁,有色金属,像氧化铝这些产能扩张非常快,所以它在市场的约束下,自然有个收缩的过程,那么反过来也就说了,表明我们的消费品生产,这块市场需求比较刚性,它比较稳定,而这个能源原料这一块相对来说收缩得更大一点。”
内需不足一直困扰着中国经济,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也把扩内需放到了重要位置。不过,内需一方面来自国内投资,还有很大一部分也来自消费需求。国家陆续出台房地产税收减免、放宽消费贷款,乃至家电下乡等政策,都着眼于促进消费。那么,在这些政策刺激之下,四月份的消费市场是否收到了明显效果呢?
记者:“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了14.8%,环比也出现了2月份以来的首次增长,因此有不少专家认为,在四月份消费表现出来良好的增长态势。然而与此同时,CPI、PPI在四月份同比分别下降了15.%和6.6%,这两个指数的双双告负,也引发了一些人对于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发展态势的担忧。”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43.2亿元,同比增长14.8%,增速比三月份加快了0.1个百分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进入今年以来,应该说消费的增长比预期要好,一季度消费的名义增长是15%,那么4月份是14.8%,如果把价格因素剔除之后,消费的实际增长率,是呈现一个加快的趋势。”
责任编辑:刘征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