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伦敦2月9日电,新年欢呼过後,开始要面对现实.
今年某些重要基本金属的升势面临数项因素的考验,包括美元升值及监管疑虑,但最值得注意的是大宗商品消费大国--中国,为抑制贷款过度成长所采取的举措.
尽管迄今其动作相对不大,但借款成本升高的可能性证实难以消化,且对信心蒙上阴霾.
"当各国央行开始升息,自然会有担忧,像是升息幅度有多少、升息速度会多快,以及会如何影响到经济成长预期?"德意志银行分析师Michael Lewis表示.
除了火红的期糖外,重要大宗商品在1月中旬突然转向,因有消息称中国人民银行将上调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在一年宽松货币後收回资金.
自此之後商品价格疲弱不振,期铜已挫跌约14%,原油和金价则分别下跌近10%和6%.
由于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的需求欠缺实际的牵引,投资人转而关注中国动向.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和其他工业金属消费国.中国宽松信贷及收储物资是铜价2009年飙升140%的重要原因.
升息、收紧政策
1月公布的路透调查认为,亚洲地区各央行在9月前将会调升利率,因多数国家经济成长和通膨升温速度比三个月前预测的来得快,中国尤其如此.
亚洲以外国家的情况则较不明朗.欧元区的经济复苏面临希腊、萄葡牙、西班牙和爱尔兰等国财政问题的严峻考验.美国则忙着控制失业情况.尽管如此,路透调查显示,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美联储,FED)料将在今年第四季开始升息.
对较高利率环境的两大重要问题是:经济成长及凭近零利率借款进行的投资将受到何种冲击,而这两方面可能都会产生利空影响.
投资集团Bedlam Asset Management主管Jonathan Compton认为,许多大宗商品市场的买进一直是使"利差交易"."如果借钱,手上就有自由资金,而利率往上走时,就会见到一波惊人的投机多头平仓潮.
Scotia Capital回顾上次中国在2003年紧缩政策时,当时市场对银行准备金率紧缩的反应冷淡,而2004年时大宗商市场和中国股市则是受创大幅回落.
"中国上次紧缩周期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教训:如果市场对刚开始的紧缩置之不理,将会引发再一次的紧缩,而这个是无法视而不见的",Scotia Capital表示.
"如果市场认真看待初步的紧缩,最终会证实这是一个很好的买进机会."(完)
责任编辑:nonferrous metals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