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消息 在矿产资源整合方面,云南一直以 “个旧模式”、“迪庆模式”和“兰坪模式”睥睨全国,走在前列。日前它从早已习惯的喝彩声中回过神来,开始反思这种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随着整合工作告一段落,一些问题开始暴露出来。”云南省国土资源厅有关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
据知情人士透露,“反思是从中央巡视组在云南省巡视期间提出的意见基础上开始的。”
中央巡视组2008年在云南省巡视期间指出,在云南,“随着非公经济向矿产业的快速涌入,矿产资源管理不适应、不到位的问题尚未彻底解决”。
乱象
如果不是身临其境,即使拥有超乎寻常的想象力,恐怕也难以想象,号称世界第一大锡矿——云南锡业公司通往其属下最大矿山的道路,竟然是这般的原始险峻。
“没上过老厂矿山的司机,即使是有多年行车经验的老手,到了这种路上,绝大多数都不会开车了。”司机卢祥福说。随着车辆的剧烈颠簸,卢祥福的身体不时腾空,双手舞蹈般地在方向盘上不停扭动。
今年42岁的卢祥福原来是云锡公司老厂矿区一个选矿厂的职工,十年前辞职下海,目前在老厂及个旧一带从事个体客运生意。
老厂分矿是云锡公司最大的矿山生产单位,也是“个旧模式”矿业改革的主战场。
个旧有世界“锡都”之称,锡业生产迄今有一千余年的历史。
由于矿业关系的复杂,云锡公司与所在地个旧市200多个地方矿山和选矿厂长期以来矿界不清,资源争议严重,矿业秩序十分混乱,资源的大量无序消耗,直接威胁到云锡公司的生存。
云锡公司向记者提供的相关资料显示了老山矿区当年“大矿大开”的空前“盛况”。据该公司2002年5月的现场调查统计,在面积不到5平方公里的老山矿区,共有私洞238口,低水平建设的私营小选厂44座。
卢祥福也向记者介绍,几年前滥挖滥采的高峰时期,在老山矿区方圆不到5平方公里范围,就有多达上千个采矿点,集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淘金者”近10万人,其中,因发现高品位矿点而一夜暴富的老板并不罕见。
在山上,一般矿工每月的工资大概在三四千元,由于是根据工作量计算工资,月收入上万元者也不稀罕。正因为如此,卢祥福说,一直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打工仔“源源不断”,从没听说过找不到矿工的事情。
更让云锡公司担忧的是,上述矿洞已与云锡公司老厂矿区的几大矿山采区贯通,个别矿洞甚至已经渗透到云锡核心矿体——5#矿体,其直接后果是,大量的交叉开采、重叠开采,甚至破坏性偷采。
由于上述情况不断加剧,导致云锡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急剧恶化,据了解,仅在2001年,云锡公司矿区被偷挖的原矿就达20多万吨,造成地表锡矿资源迅速枯竭。
“如不迅速解决产业集中度低、资源配置不合理、条块分割、体制不顺、重复投资、重复建设、无序竞争以及矿山开采秩序混乱、矿产资源破坏严重以及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云锡公司的生产发展将难以为继。”云南锡业集团(控股)公司生产处处长董荣兴说。
责任编辑:刘征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