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消息 1月3日,中国地质学会评选产生2009年度十大地质找矿成果,由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承担的“河南省新安县郁山大型铝土矿床”项目名列其中。据了解,此项成果已查明中高品位铝土矿资源3125万吨,远景资源量将超过1亿吨,其潜在经济价值达2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全国年度十大地质找矿成果,竟然位于找矿前景不被看好的“空白区”。
“空白区”竟藏富矿
洛阳市新安县城西南5公里有个铁门镇,多年来,这里盛产辣椒,却与铝土矿无缘,曾被划为铝土矿资源“空白区”。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09年底,一个关于新安县铁门镇郁山地区的地质勘查成果出炉,却为新安县铁门镇贴上了铝土矿藏丰富的“标签”。
此项地质勘查成果显示,在新安县铁门镇郁山存在一个大型中高品位铝土矿床,初步查明铝土矿3125万吨,远景资源量超过1亿吨,总体埋深200至650米;同时,矿体伴生的镓、轻稀土矿、耐火黏土等矿床,规模均达到大中型以上。
然而,这个成果的意义却不仅是提交了一处大型铝土矿床。
“从项目启动到成果出炉,花费了我们近5年的心血,它成功打破了该地区中深部没有规模性铝土矿的定论。”郁山铝土矿勘查项目负责人、省地质调查院高级工程师赵建敏说,这项成果之所以能在全国115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当选“2009年全国十大地质找矿成果”,除去探明的铝土矿属大型外,更在于其具备的“三个突破”,即铝土矿找矿理论的突破、找矿方法的突破和找矿成果的突破。
责任编辑:nonferrous metals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