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消息 有色金属价格的上涨自然带动了相关矿业领域的投资热。一家拥有8个矿权、股东为两个自然人的矿商近日在北交所挂出融资招商意向,从转让条件来看,该公司不排除以股权、债券等多种方式与潜在投资方进行合作,甚至包括出让控股权。
北交所的公开资料中显示,该矿商所拥有的矿权以铅锌矿为主,其中一个矿区面积达6.7平方公里的铅锌矿已经拿到了采矿证,铅、锌金属资源量分别达到80239吨和99741吨,公司称该矿的经济价值约12.6亿元。而其余的7个矿区则都处于普查和预查阶段,该公司仅掌握普查证和探矿证。公司称,从目前已探明的上述8个矿区的储量来看,整体经济价值在47.9亿元。公司计划在2010-2012年间投入1.3亿元用于矿产勘查。按目前已完成的普查工作成果,初步判断该公司所拥有的3个较为成熟的矿区分别达到中型或大型矿床规模。
据估计,从2010年起如果每年约有2000-3000万元的资金投入,经过2-3年的勘查工作,目前较为成熟的3个矿区均可提交详细可靠的储量报告,同时可以达到采矿生产阶段。从2013年初起,按3个矿区最低生产能力(满产的45%),预计每年可达到生产50万吨铜铅锌钼原矿石。以2009年10月的毛矿石价格计算,从2013年起每年产值可达到约10亿元。
所有者对于矿权的价值似乎也是信心满满,公开资料指出——投资方可与目标公司在矿区当地设立由当地政府授权的矿业资源控股集团,除兼并目标公司上述3个成熟矿权外,以此为平台可进一步兼并矿区周边的铜铅锌成矿带上的若干大中型矿权及其铜铅锌选矿厂。如果该控股平台开始运作,2-3年内可望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铜铅锌多金属生产基地。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公开披露的矿床类型、已查明资源量以及公司“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铜铅锌多金属生产基地”的宏图大志来看,矿区很可能位于西藏冈底斯银多金属矿带上。但这一推测并未得到证实。
在“转让条件”的描述中,矿权所有者亦多次提及这部分矿权的上市路径。公开资料称,投资方可以出资约1.5-1.8亿(分3年投入),形成对目标公司的控股地位,率先加快上述3个矿区的探矿勘查进程,形成采矿生产能力。如有需要,可按照IPO规定,进行目标公司财务结构和股权结构的重组设计;此外,如投资方是上市公司亦可以上述3个矿区为标的物进行定向收购,通过增发股票或发行债券等方式进行兼并,注入到上市公司,并以股票或债券向目标公司股东支付对价。
责任编辑:刘征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