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消息 即将过去的2009年堪称“二战以后最为困难的一年”。世界银行预测,全球经济总量将缩减1.7%,降幅之大,创下二战以后之最。然而,进入第三季度,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各项经济指标纷纷止跌企稳,甚至出现明显的回升势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判断,经济衰退即将结束,复苏只日可待。国际金融危机是否就此打住?全球复苏是否已经开始?新的一年前景究竟如何?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将对2009年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复苏进行回顾,并对它们2010年的经济形势进行展望。
经济指标先跌后稳,起伏之势前所未有
一、二季度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各项宏观经济指标继续着2008年末之颓势,进入三季度,美国、欧盟的经济指标由负转正。
2009年第一、二季度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各项宏观经济指标继续着2008年末之颓势,保持着令人沮丧的惯性。美国第一、二季度GDP下降幅度达5.9%。3月6日,美国道琼斯指数直抵12年来最低点,市值较次贷危机爆发前挥发近50%,股民的一半财富很快灰飞烟灭。与之隔洋相望的日本情形更糟,仅第一季度GDP降幅就达15.2%,表现为两位数的负增长,刷新了二战后的衰退纪录。与美日相比,欧盟略佳,但在第二季度仍然下挫4.8%,只是环比降幅较第一季度收窄至0.3%。
进入第三季度,美国、欧盟的经济指标上升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由负转正。美国GDP增长率换算成年率达3.5%,为连续四个季度经济下滑后首次出现正增长;欧盟达0.2%的增长;日本的GDP在第二季度实现微弱增长,第三季度GPD增长达1.2%,换算成年率为4.8%,成为三大经济体经济增速恢复之首。
同时,各国具有经济复苏风向标之称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也趋于向上势头。10月份,美国PMI升至55.7%,欧元区达到53%,并在11月进一步上升至53.7%,日本也达到54.3%。三大经济体PMI均高于50%,明确反映出总体经济面呈现扩张状态。基于经济指标向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由原先的-2%调整至-1.1%。
责任编辑:刘征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