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中国深部找矿找出万亿矿产 专家称盲目攀比开采深度无意义

2009年12月15日 8:54 12289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新闻图片20091115857341260838654390_939.jpg
力拓集团位于澳大利亚北帕克斯的一个铜矿。
北帕克斯是澳大利亚少有的地下矿,这个矿很小,但汇集了国际矿业顶尖新技术,相当于力拓集团新技术的试验基地。供图/IC

  12月15日消息   2004年到2008年,一项旨在向地球更深处要资源的“深部采矿”行动,为中国带来了价值超过1万亿元的矿产资源。面对严峻的世界能源形势,中国或将全面启动地球深部矿产资源勘探开发。
  受既有矿山中一大批面临资源枯竭以及国内能源资源供需形势变化的双重影响,向地球更深处寻找矿产资源正成为中国的迫切选择。
  近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首都科技界大会上说,在地球深部资源探测方面,中国已有固体矿产勘探开采的深度大都小于500米,而世界一些矿业大国已经达到2500米到4000米,“我们要千方百计提高资源勘探开采水平和效益,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各类资源”。
  此外,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此前在中国地质科学院考察时亦明确表示,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解决能源资源问题,需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但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增强国内能源资源的保障能力,这就需要“加大投入,超前谋划”,“进一步加强地质勘查,努力实现重要资源找矿的重大突破”。
  “温总理的话并不只是基于技术上的问题。而是说,我国以前地下500米以上的矿产资源加起来就基本上可以满足需求,没有必要费大力气开采500米以下的矿产资源,而现在这种形势已经发生改变了。”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质处处长程爱国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征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