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化解产能过剩的首要问题——淘汰落后需三招齐下

2009年12月09日 9:49 5239 来源: 证券时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12月9日消息  国家拟出台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协调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央行等诸多部门,以严厉措施,重点完成电力、煤炭、钢铁、水泥、有色、焦炭、造纸、皮革、印染等行业的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当前,产能过剩是全球性问题,我国面临的产能过剩又是全面性的,淘汰落后产能成为解决产能过剩的首要问题,这需要我们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推进。
  第一,淘汰落后产能应当提高环境准入标准。当前,产能过剩被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但产能过剩又这么复杂,哪些落后产能必须淘汰?哪些落后产能还需要有保有压?应当把那些污染严重、资源消耗量大、人力成本高的产能尽速淘汰,其中,环境保护指标则应当成为衡量淘汰落后产能的要件。这就需要提高环境保护的准入标准,对列入重点落后产能淘汰名录的行业和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测验,利用专业检测手段对落后产能进行环境保护评价,提供具有权威性的环评报告,帮助政府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企业的工作。政府要严格环境、能耗、水耗、资源综合利用和安全、质量、技术、规模等标准,提高准入门槛。在主要依靠市场优胜劣汰的同时,依法关闭那些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落后企业。
  第二,淘汰落后产能应当制定“去过剩产能化”政策。对于一般性加工制造业的产能过剩,应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淘汰。但政府可以利用市场约束加强的机遇,通过强化环境标准、补贴淘汰产能、帮助解决下岗职工安置问题等方式,加快淘汰落后设备和企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同时,这也是支持领先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推进企业重组以及提高产业集中度的有利时机。对于基于要素成本价格扭曲条件下形成的产能过剩,如资源价格被低估、环境成本没有计足,而导致存在大量的技术水平低、工艺落后的资源型行业,既需要理顺价格,更需要通过必要的政策和法律手段来进行纠正。
  第三,淘汰落后产能应当采取“淘汰”与“鼓励”并重。一方面通过技术标准、环保标准,以及鼓励联合重组、促进研究开发和技术改造等,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既要为现有企业结构升级创造条件,也要为高起点的后进入者留下空间。另一方面健全行业信息发布制度。完善统计、监测制度,做好对产能过剩行业运行动态的跟踪分析和信息引导。再一方面建立健全淘汰落后和产业退出机制。包括对下岗职工进行培训及再就业补贴,协调处理银行贷款呆坏账问题,对淘汰落后产能进行补贴等。此外,对面临市场困境的出口导向型行业,既要鼓励多方位开拓市场,又要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引导并实行某种程度的自我贸易约束,如控制对国别的出口增速,防止出口数量增长过快和国内企业之间的低价竞争,避免发生“反倾销”等贸易摩擦。
  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要预防地方政府在利用应对经济危机过程中,利用国家扩大投资而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机会,通过转移支付的方法来掩护落后产能规避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总体布置,避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尴尬局面。

责任编辑:静观世界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