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获悉,四川省矿业投资集团(下称“川矿投资”)4月30日已在成都挂牌成立,注册资本1.9亿元,由四川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全额出资。这个由四川省国资委打造的矿业航母,将从事除煤以外的所有矿产开发。
“我们打算先从有色金属入手。”川矿投资董事长刘建在电话里说。
川矿投资办公室主任张明告诉本报记者,受金融危机冲击,目前有色金属价格正处于低谷,正是集团收复四川“失地”的好时机。
四川模式
事实上,川矿投资赶上的是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改制拆分后的末班车。
川矿投资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成都公司和四川省民族经济发展总公司合并组建。后两者都是四川发展的下属企业。四川发展成立于今年初,注册资本800亿元,是目前地方注册资本最大的国有投融资集团。
作为全省最大的矿业投资平台,川矿投资主要从事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和水、气矿产资产的投资开发和贸易业务。
“和云南模式不同,四川省由于矿产资源的分布相当分散,没有形成几个大的有色金属企业,错过了整合的最佳时机。”张明说。
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遍布全国的地区公司一样,位于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的成都公司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它既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的派出机构,又是四川省政府的一个产业主管部门。
然而,到2000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被拆分,权力下放到地方,各分公司的命运就不一样了。
有“有色金属王国”之称的云南,改革走在了全国最前面,被称为“云南模式”。云南省铅、锌、锡、铟等资源量居全国第一,省政府就通过赎买、划拨的“个旧模式”、迪庆模式和兰坪模式,把重点资源集中在了云铜、云锡和云南冶金集团等重点企业。云南省国土资源厅矿管处处长蒋铮告诉本报记者,目前,云南省60%的铜资源储量集中到云铜集团,70%的锡资源储量集中到云锡集团,60%的铅锌资源储量集中到云南冶金集团、金鼎锌业和祥云飞龙公司。
“同是有色资源大省,江西、湖南和云南的模式也不一样。”5月5日,曾任江西省有色金属行业管理办副主任的饶振华告诉记者,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江西分公司下放地方后,分成了两部分,一是成立了行业管理办,二是组建了江西稀有稀土金属钨业集团公司;湖南也成立湖南有色控股集团和相应的管理机构。
改革较晚的是成都分公司。“四川把有色金属的开发权下放到了市州,造成了开发分散,根本捏不成一个拳头。”张明说。
这一次,在四川省国资委的主导下,地方色彩浓厚的川矿投资沿袭了当年江西和湖南的模式。“这是由于四川有色总量不大,特点是品种多,齐全,远景区域还有待勘察,所以并不适宜以品种为主组建多个集团。”张明解释。
但赶上这班车,晚了近10年。
责任编辑:静观世界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