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3日,国家发改委出台了钢铁、有色、轻工、纺织和石化等行业的落后产能淘汰目标,要求到2011年,再淘汰落后炼铁能力7200万吨;淘汰100万吨及以下低效低质落后炼油装置;淘汰200万吨以上的落后制浆造纸生产能力;淘汰75亿米低水平的印染能力等。
在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以及“保增长”的大背景下,人们担心这会以放缓甚至牺牲节能减排为代价。但今年一季度节能减排“成绩单”的出炉,以及新制定的未来目标,已经证明这种担心是不足虑的。
石化:
地炼生死劫 逃生在2011年前
“如果新项目不能上马,我们炼厂就难逃被淘汰的命运。”在电话那头,王女士向CBN记者表示。王女士是山东某地炼的经理。
5月3日,发改委出台的文件明确提出:对炼油行业采取区域等量替代方式,到2011年淘汰100万吨及以下低效低质落后炼油装置,积极引导100万吨~200万吨炼油装置关停并转,防止以沥青、重油加工等名义新建炼油项目。
这对炼油能力在100万吨门槛之下的众多地炼来说,无异于生死劫。王女士所在的地炼企业注册资金8000万元,目前的总炼油能力为70万吨左右,毫无疑问地处在待关闭炼厂之列。
“我们在抓紧跑一套80万吨的重油催化裂化装置,预计今年八九月份就能批下来,到时候我们的总炼油能力就能达到150多万吨。” 王女士透露。
处境危险的远不止王经理所在的这一家炼厂。据统计,在地炼最为集中的山东省,37家主要炼厂中有15家的总炼油能力都在100万吨以下,其中还有不少年加工能力仅有几万吨、十几万吨。而如果以单套装置的炼油能力来看,几乎每家炼油企业都有遭淘汰的装置。
“今后两年地炼的处境会比较难堪。”中国石油[11.98 0.34%]和化学工业协会一位专家告诉CBN记者说,2000年国家对地炼行业做过一次清理整顿,因为地炼是不少地方政府的纳税大户而受到了当地的极力保护,所以最后清理得并不是很彻底。这次发改委文件中,提出了区域等量替代的方式,预计受到的地方保护主义阻力会小很多。
“另外,目前的形势也不一样了。金融危机冲击下不少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国内的成品油市场也在今年由卖方市场发展为买方市场。按照石化等行业的调整振兴规划要求,淘汰落后产能是一个重点,预计规模不达标、环境污染严重的炼油企业肯定要遭到淘汰。”上述专家认为。
责任编辑:安子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