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询问了相关司局,并没有形成具体的协调案,这是企业之间的事情,应该通过市场解决。”
这种悬而未决的电煤“僵持”已经持续了4个多月。据了解,在电煤合同未签的情况下,大部分煤企仍基本按长期形成的供需渠道向电力企业供货。
而即将展开的煤矿专项整治或将给电煤谈判增加新的变数。4月3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和国家安监总局联合下达《关于组织开展小煤矿瓦斯专项整治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在全国展开为时约一年半的小煤矿瓦斯专项治理,对象为年产量在30万吨以下小煤矿。
难产的协调方案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虽然并没承认发改委有制订上涨4%方案,但上述电力企业人士告诉记者,实际上上涨4%的方案由来已久。
与五大电力结成价格联盟的华润集团一高层此前告诉记者,上涨4%方案是电力企业妥协并主动向发改委提出的方案。
据介绍,在今年春节后五大电力集团和华润集团就已通过协商表示可以做出一定妥协,于是向发改委提交“不涨不跌”的折衷方案,但这一方案被煤炭企业拒绝。
在这方案无法获得进展的情况下,电力企业同意在2008年合同价的基础上上涨4%。据了解,这是因为今年煤炭行业增值税由原先的13%上涨到今年的17%,大幅增加了煤炭企业的成本。
但这一方案仍然未能得到煤炭企业的支持,煤炭一方也极力反对发改委介入协调。原因是这一方案与煤炭的涨价要求相差甚远。以神华集团为例,其2008年合同煤价为468元/吨,如果上涨4%,价格约为486元,比神华集团提出的540元/吨有较大距离。
责任编辑:安子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