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消息 昨日(23日),工信部在一季度工业通信业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工业经济运行中的积极迹象逐步增多,初步扭转了增速过快下滑的势头,但出口仍呈下降趋势,工业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工业经济低位回升的态势能否延续还有待观察。
对此,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张永军认为,我国工业运行已到底部,但接下来出现明显反弹的难度仍比较大。预计二季度我国工业总体仍在低位运行,同比增速较低,但整体情况会比一季度略好。
形势·亮点
消费品工业运行情况最乐观
工信部表示,工业增速在1~2月快速回落到3.8%后,过快下滑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3月份增长8.3%。
分行业看,消费品工业的运行情况最为乐观,生产经营状况好于工业整体形势。一季度,规模以上消费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其中3月份增长9.8%,比头两个月加快2.4个百分点。张永军指出,消费品工业在一季度运行情况良好,是由于它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里面最为稳定。
另一方面,投资拉动作用明显,装备制造业和部分原材料行业出现转机。一季度,规模以上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其中3月份增长10.1%;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其中3月份增长8.8%。此外,能源工业中,煤炭价格回落,重点港口存煤处于高位;发、用电量下滑态势有一定遏制;成品油市场需求有所回升。一季度,全国原煤产量同比增长6.3%;煤炭出口下降27.6%。
张永军认为,内需方面,因农村市场消费的季节性很强,尤其受春节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家电下乡等刺激消费政策的作用在二季度会有所减弱;但在投资拉动上,二季度是施工高峰时段,投资规模将比一季度大得多,投资拉动将会发挥更大作用。
形势·困难
产能过剩严重 盈利水平陡降
工信部指出,中央及时果断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赢得了先机,但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面临很大困难。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国际市场萎缩,外贸出口形势严峻。一季度,我国外贸出口额同比下降19.7%,工业出口交货值下降13.9%。
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粗钢产能预计过剩逾亿吨,有色金属、化工、电子等行业产能放空情况也十分突出。
生产低位运行,总体盈利水平大幅下降。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992年以来各季度最低水平。
部分企业难以适应市场形势的剧烈变化。头两个月,规模以上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36.6%,亏损面扩大到四分之一,企业停产、半停产面仍达9%左右。
此外,中小企业面临融资“瓶颈”制约,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工信部副部长娄勤俭前日在谈到当前经济形势时表示:“结构调整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特别是国际市场的需求不足,这不是短期能够弥补的。所以,我们要认真保持政策的稳定,保持对工业的进一步支持。”
张永军也表示,未来我国在外贸出口方面仍面临严峻挑战,并且今后出口退税等政策空间很小,二季度我国外贸出口仍将下降,但降幅不会再明显扩大,预计二季度我国工业总体情况是仍在低位运行,同比增速较低,但整体情况比一季度略好。“今后最需要的是将现有政策执行好,让其发挥足够的拉动作用。”
责任编辑:hoping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