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消息 中国鞍钢集团作为第三方协助攀钢集团实现整体上市的过程中,首次引入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理财产品的安排为并购主体融资.这一案例不论在中国的并购市场还是理财市场,都开创了先河.
鞍钢集团在钢铁业整合大背景下为攀钢系整合提供现金选择权,但又不想马上掏出巨额现金.于是先设计了二次现金选择权,承诺对锁定两年的投资者给予相当于约12%的固定收益.之後又托付银行用理财产品替自己接盘.
"通过银行理财产品募集,信托公司代为执行购买活动,实际是将并购基金的操作化为隐形,在监管上更加宽松(只需向银监会报备),行动上也更加灵活."天津大学金融工程副教授房振明称.
短短两周时间,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光大银行先後宣布发行瞄准鞍钢现金选择权的理财产品,三款产品期限都是两年,预计年收益在4.5%-5.2%之间.累计规模上限近50亿元人民币.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内部人士透露,这是由一家大型银行和一家大券商联合设计的,其他商业银行只是搭顺风车发行产品而已.像建行这类产品是可以继续复制的,技术上不存在障碍.
"这个项目是一个很大创新,个人认为是中国并购基金的萌芽."该人士评论称.
国泰君安分析师崔婧怡分析称,鞍钢集团最终目的是希望能收购攀钢,布局西南.假设除攀钢系和鞍钢以外的其他社会公众股东全部选择行使第一次现金选择权,在这种极端假设情况下,鞍钢将出资263亿元收购攀钢整体上市後52%的股权.
而上述理财产品的发行将替鞍钢把价值50亿元的股份锁定两年,令其不必现在就掏现金.如果还有其他银行复制发行的话,替鞍钢节约的成本将会更大.
攀钢旗下攀钢钢钒、攀渝钛业、长城股份此前公告称,在国资委鞍钢集团承诺的两次现金选择权分别于2009年4月和2011年4月申报行使,以攀钢钢钒为例,两次行权价格分别为9.59元和10.55元.加上期间不低于0.24元/股的承诺分红,按第一次行权价9.59元计算,两年後行权的收益率可达12.5%.
责任编辑:hoping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