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4月8日消息 在过去半年中,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制造业造成了严重冲击.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该地区的企业又开始重现生机.
中国出口的三分之一来自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但其下滑势头似乎仍未结束.许多企业高管预计,来自欧美国家的新增订单锐减,企业的业务量也随之下降了20-40%.数千家低利润的工厂已经倒闭,根据官方最新的估计,已有约2,300万农民工失业.
不过,大范围内爆发社会动荡的可能性正变得越来越小.经历了一轮优胜劣汰後,幸存下来的企业已经准备好迎接西方消费者重燃对廉价中国货的热情.
"总的来说,我们相信目前可能已经处于谷底,形势已经企稳,"Measurement Specialties(总经理Steve Smith表示.该企业为汽车、工业及医疗业生产各种传感器.
该公司在深圳市高新科技园区新设了亚洲总部,但其车间的工作台前空空如也.因汽车市场疲软,公司辞退了大批工人,员工从去年9月最多时的1,750人减至1,300人.
但Smith认为,最差的时候已经过去.他对路透表示,"我们已经看到一些迹象显示,需求正开始回升."
情况仍不明朗
要想对广东省有个清晰的了解并不容易,就像一位欧洲商人所说那样,在这个随意和自由的珠三角洲地区,模糊的概念是个竞争优势.
这位高层表示,他的外包业务仍旧迅速增长:他的大供应商中没有出现倒闭现象,只有低利润的企业才为生存而苦苦挣扎.
但广东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厅长梁耀文表示,在今年头两个月中有271家外商投资企业关闭或迁址,外商投资鉴证了"史无前例"的下行趋势.
在深圳的马路上,年轻的工人们在午休时看起来仍和以前一样放松.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经济压力的迹象还是非常明显.
上个星期的某一天,深圳宝安的人行道上,路边摊生意红红火火.
怎麽会这样?一位姓刘的女孩解释,她打工的DVD播放器工厂在农历新年後关闭了食堂.
她说,"失业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很多工厂不再提供工作餐,"此时附近许多穿制服的工人们涌向小摊位,大口地吃着4元钱一碗放着辣椒的面条.
没有工人表现出生气的样子,他们也没有因就业市场萧条而责怪国家或当地政府.但他们普遍对工资降低、收费增加以及劳动保障减少感到不满.
深圳的最低工资标准为每月900元,一些工人表示,除去住宿费、伙食费和水电等日常开销,他们带回家的就区区几百元.
一位来自河南省姓杨的24岁工人说,"起初有些抗议活动,但大家现在不是真的想抗议,也不想去冒险改变,由于金融危机他们待在工厂里."
责任编辑:hoping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