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消息 “收缩、减产是我们的当务之急,矿企受制于钢企,而钢价下跌又影响钢厂正常运转,这些问题解决了,低迷的市场才会复苏。”云南明存矿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若刚表示,现在我们不得不坚守住自己的阵地,等待市场回暖,乘此机会再练内功。
面对危机,尽管一些企业已经转向发展,而绝大多数还在观望,或是不得不坚守。毕竟国家在此次危机中已经出台了有色金属收储、4万亿的投资,以及有色金属振兴规划等一系列的政策。矿企似乎也看到了希望,但谁也不好预测,这样低迷的市场还会持续多久?
矿老板观望中等待市场复苏
今年35岁的杨海波投资矿业产业已有6年时间,在这期间一直觉得矿业市场比较好,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到现在,他已不止一次地感慨如今矿业行业难做。
2006年,由于有色金属市场价格全面高涨,矿业开发已成为投资热点,矿业也几乎成为云南很多人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杨海波的很多朋友和老乡都相继加入到了这个高回报的产业中来,一直干得有声有色。
2008年下半年,杨海波等人正在对矿业行业痴迷的时候,就发现市场行情开始趋向不好。也就是从那时起,不仅价格再跌,利润在明显下滑,有的企业已经逐渐走向了要亏本倒闭的边缘。直到今年,和他们一起做矿的朋友中已经有停产歇业的了。
“有朋友想把他自己手上的矿权转让,就在中国矿权网上登出了探矿权转让公告,可好一段时间都没有人问津。”杨海波说,这让朋友很郁闷,只好边生产,边观望。
和他的朋友相比,杨海波似乎也好不到哪去。“之前市场好的时候,大量的资金都投到矿山去了,现在要想做其他的事,根本不可能了,只有少生产或是不生产。”杨海波说,目前大多矿业企业都是只要有口气都还在撑着,毕竟这里面是很多人一生的心血和积蓄。
“很多矿企也很想多元发展,或是转向做其他的,但现实条件不允许他们这样做。那坐着等死还不如为下一步市场回暖做准备。”王若刚如是说。
责任编辑:刘征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