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消息 一股冷空气袭击了湘粤交界的郴州市,让这座号称“粤港澳后花园”的湘南边城有了丝丝寒意。3月的一个午后,雨点若有若无地从空中飘下,在某矿业公司参了股份的毛小龙开着商务车来到市区颇为热闹的人民南路,一猫腰走进了一家名叫“天福”的茶楼,在充满老上海风味的卡座里坐下,颇具湖南特色地自我介绍道:“我姓毛,毛主席的毛。”
毛小龙点了一杯18元的狗脑贡—一种郴州的茶叶,在铁观音、普洱等名茶系列中价格最为低廉,刚刚够得上茶楼的最低消费标准。“现在经济危机,省点钱。”
在郴州,毛小龙是当地大大小小矿老板的一个缩影。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由于矿价飞涨,一夜暴富的神话在郴州经常上演,这里已经逐渐汇集了数以千计家产在千万元和亿元以上的私人矿主。
然而,从去年10月份以来,有色金属价格的普遍下跌,让郴州矿业感到逼人的寒意,素来有“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之称的郴州陷入了恐慌。
责任编辑:刘征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