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1个月收储石油矿产630亿 大浪退去始见真金

2009年02月26日 11:26 8488 来源: 证券日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2月5日,中金岭南收购PEM公司获得圆满成功。总投资约为4500万澳元,约合人民币2亿元。
  2月12日,中铝集团将斥资195亿美元收购力拓。
  2月16日,中国五矿集团将以约17亿美元现金,全资收购全球第二大锌矿开采商Oz Minerals。
  2月17日中国与委内瑞拉同意将两国原本60亿美元的共同发展基金,增至120亿美元用于两国在能源基建及制造业等领域的项目,中国出资80亿美元,余下40亿由委内瑞拉负责。
  2月17日,中俄贷款换石油协议签订,中国将向俄罗斯提供250亿美元贷款。
  2月20日凌晨,中巴达成"贷款换石油"协议,中国将向巴西提供约100亿美元贷款。
  2月23日,潍柴动力(旗下子公司以299万欧元竞拍获得法国博杜安公司账面价值约1382万欧元的相关资产。
  2月24日,来自英国《金融时报》的消息称,湖南华菱钢铁集团同意以12亿澳元(合7.71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石生产商Fortescue Metals16.5%股权。

  ......

      对于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资本的大输出,海内外的评价也是各有不同。《华尔街日报》为代表的主流海外媒体是这样评价的:中国曾对大宗商品热潮起了推波助澜作用,现在大潮退去又在忙着捡拾"海贝"了。精明的中国如今正在利用原材料生产商目前的窘境,鼓励开发新资源并锁定资源供应。除去积极的声音之外,也有不少人尤其是国内一些专家学家发出了质疑。其中主要集中在海外资源并购的时机选择上。
  然而,如果我们只是因为中投向摩根士丹利投资、向百仕通投资亏损巨大,因为平安收购富通留下一串串遗憾和伤痛,因为上汽并购韩国双龙,10亿元投资打了水漂等等而因噎废食,不再迈出国门,交了学费,却没得来教训,那才是最不幸的事。
  金球金融危机下,尤其是当前在讨论金融危机第二波的背景下,近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说明我们中国"不差钱",银行系统提供并购贷款,表明中国敢于花钱,尤其是在并购国际石油矿藏资源等方面敢花钱。这是中国当下4万亿元投资所需要的,也是中国企业由大到强发展所必走之路。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