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消息 近期公布的一些价格指数依然呈现下跌走势,且跌幅有放大的趋势。如昨日(10日)公布的1月份PPI同比下降3.3%,降幅比上月扩大2.2个百分点。其中,原油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9.9%;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4.6%。
而央行2月4日公布的企业商品价格变动情况也显示,去年12月企业商品价格总体水平环比下降1.5%,同比下降3.1%。其中,有色金属矿产品价格环比下降2.4%,同比下降46.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产品价格环比下降6.8%,同比下降35.4%。原油价格环比下降29.6%,同比下降45.1%。
海关总署近期公布的2008年12月份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也连续4个月回落,较11月继续回落11.9个百分点。
对PPI短期影响不大
在各商品价格指数纷纷大幅回落的同时,原材料市场却出现触底回升的迹象。
国内期货市场上各品种在2008年12月先后达到阶段性底部,随后在政府不断出台的救市政策刺激下,各品种纷纷反弹,截至昨日,橡胶、燃料油、金属铜三大品种在过去约两个月的时间里已经较前期低点上涨高达58%、44.9%和36.6%。此外金属锌上涨27.9;金属铝上涨18.58%。
东华期货首席分析师陶金峰表示,近期公布的商品价格指数继续下跌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价格上涨从原材料传导至产成品需要时间。另一方面,近期公布的都是2009年1月份或者是2008年12月的商品价格数据,与之对应的原材料价格应该是2008年12月份或2008年11月份的价格,因此商品价格数据仍出现大幅回落。
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经过一段时间的传导后最终将推高下游商品价格,估计2月份部分商品价格指数环比即有望出现上涨。但对于PPI数据来说,由于是采用现在的数据与去年同期的数据进行对比,原材料价格在过去的一年里大幅下跌,即使是近两个月出现反弹,但相对于一年前的价格依然非常低,因此短期内不会对PPI产生太大影响。
责任编辑:毋宁秋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