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消息 继钢铁和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后,纺织工业和装备制造调整振兴规划也终于尘埃落定。在新增中央投资中设立专项、鼓励企业兼并重组与联合重组成为两大规划中共同的措施。业内人士指出,新增加的“调整”一词使得振兴规划既立足于当前的解困,更着眼于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在调整基础上的振兴将使得这两大行业的发展步伐更加稳定、坚实。其中,受出口退税率上调影响,纺织业直接增利约57亿元;装备制造业的振兴规划主要是方向性和纺织行业直接增利约57亿元
联合证券汪蓉认为,规划有利于帮助困境中的纺织企业实现“软着陆”,从而让部分仍有竞争力的企业度过暂时的难关。同时,政策面的不断宽松为企业经营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将间接影响企业经营决策,对纺织行业长期发展有利。
中国第一纺织网总编辑汪前进表示,规划中扩大国内消费的方案对于行业内出现的大量企业倒闭情况进行“救急”,可以看作是短期干预行为;另一方面对行业内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进行调整,可被视为中长期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提出了新增中央投资中设立专项,重点支持纺纱织造、印染、化纤等行业技术进步,以及对优势骨干企业兼并重组困难企业给予优惠支持等内容。业内认为,这对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将产生长远影响。
除了纲领性条款之外,振兴规划中较为引人注意的还有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至15%。
业内认为,这能够更为直接地增加纺织行业的利润。据第一纺织网测算,预计2009年纺织服装出口总额在1675亿美元左右,不考虑其他变动因素,在企业实行25%所得税情况下,出口退税率上调1个百分点,纺织全行业将增加约57亿元人民币的利润。
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田丽也指出,2008年,纺织服装出口退税率上调3个百分点在年内约减少纺织企业税收负担80多亿元,退税率上调部分基本都转化成为企业的实际收入,今年退税率继续上调将能使纺织企业盈利状况获得更大程度的改善。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于规划的最终实施效果并不太乐观。汪前进表示,政府不断加码政策,正面效应不可否认,但扶持政策只是手段和加速器,最终行业何时回暖,还要看内、外部需求何时能够复苏。汪蓉也表示,振兴规划只是政府调节市场的手段之一,无法创造需求,部分支持政策的效果显现有滞后性,短期来看企业受益尚不明显,但长期来看,在技术创新、品牌和渠道建设方面有优势的企业将受益。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4日公布今年1月PMI指数,其中,1月份新订单指数为45.0%,比上月上升7.7个百分点,在制造业PMI12个指数中升势较为明显,但分行业来看,纺织业新订单指数不足20%,为20个行业最低。
责任编辑:毋宁秋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