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支撑 政策利多 铸造铝合金价格维持强势

2025年11月26日 11:4 8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有色市场   作者:

2025年6月,铸造铝合金期货合约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成为我国首个以再生金属为标的的期货品种。该品种的推出,不仅填补了再生金属金融工具的空白,也为产业链企业提供了有效的价格发现与风险管理手段。铸造铝合金期货上市以来,其价格走势与沪铝高度联动,整体重心稳步上移。此轮上涨既受益于铝市整体走强,也源于再生铝自身供需格局的改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冰岛某大型铝厂意外停产,成为本轮铝价上行的重要催化剂,并推动铸造铝合金期货价格一度站上2.1万元/吨关口。

从“补充选项”到“战略支点”:

再生铝地位跃升

铝材不仅广泛应用于建筑、基础设施等传统领域,在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及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等新兴赛道中亦不可或缺,展现出强劲的需求韧性与增长潜力。在此背景下,再生铝凭借显著的绿色低碳优势,正从传统电解铝的“补充选项”升级为国家资源安全与“双碳”目标的“关键支点”。

数据显示,再生铝生产能耗仅为电解铝的约5%;碳排放方面,单吨电解铝排放约11.2吨二氧化碳,而再生铝仅0.23吨,不足前者的2.1%。在全球铝资源供应趋紧、各国碳约束日益严格的双重压力下,大力发展再生铝、构建闭环循环体系,已成为保障我国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路径。

政策层面亦同步发力。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提出,到2026年再生金属产量需突破2000万吨,其中,再生铝目标达1150万吨。与此同时,国家在“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中已释放明确信号,强调“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动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宏观战略与行业细则协同推进,为再生铝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确定性。

原料瓶颈凸显

行业进入深度洗牌期

然而,光明前景之下面临的挑战严峻。再生铝行业的核心制约在于原料——废铝的稳定供应。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全国再生有色金属原料回收量达1565万吨,同比增长8.1%。其中,用于再生铝生产的国内废铝占比约为84.4%。尽管回收体系有所完善,但整体供应仍显紧张。

这一压力来自内外双重制约。一方面,国内社会废铝回收体系尚不健全,不仅总量存在缺口,且回收料杂质多、成分不稳定,增加了熔炼难度与成本。另一方面,国际废铝供应不确定性加剧,全球多国为扶持本土循环产业,陆续收紧废金属出口政策。以美国为例,其再生铝产量已占全国铝总产量的近85%。近期,美国铝业协会提议限制废饮料罐等高品位废铝向北美以外地区出口,并推动海外铝产能回流本土。根据ITC Trade Map数据,2024年,美国仍是全球最大铝废料出口国,出口量达200万吨。若相关限制措施落地,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将面临优质废铝原料显著收缩的风险。

与此同时,国内再生铝产能却持续扩张。截至2024年,全国再生铝产能已突破1200万吨,预计2025年产量将超1400万吨,远超原料供给能力。供需错配导致行业整体开工率长期低位运行。

需求高度依赖汽车

政策“双刃剑”效应显现

从终端应用看,我国再生铝主要用于铸造铝合金与压铸铝合金,广泛服务于汽车、建筑及电子等行业。受限于成分纯度与力学性能,目前约70%的再生铸造铝合金流向汽车及摩托车制造领域,对车市景气度高度敏感。

值得关注的是,新能源汽车领域近期成为国家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的重点。相关政策旨在遏制恶性价格战、引导行业健康发展。这对再生铝企业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从长期看,有序的汽车市场有助于稳定原材料需求;但短期内,整车厂的成本压力势必向上游传导,进一步压缩再生铝企业的利润空间。

政策合规成本上升

倒逼行业优胜劣汰

除供需矛盾外,再生铝企业还面临日益严格的环保、安全生产及能耗双控要求。尤为关键的是,税收政策正在发生结构性调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近期印发通知,全面清理地方政府违规税收返还行为。这意味着,过去依赖地方财政返还维持盈利的部分企业,将面临税务成本显著上升的压力。

据了解,安徽、江西等地已有小型再生铝企业因成本承压而停产或减产,大型企业亦开始下调废铝采购价格以控制成本。随着各地实施细则陆续落地,政策影响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加速行业出清与产能优化。

聚焦2.15万元/吨关键阻力位

作为以ADC12(一种广泛用于汽车压铸件的铝合金牌号)为基准的期货品种,铸造铝合金期货自上市以来,在铝价走强与季节性需求支撑下稳步上行,初步建立起市场化的定价机制。

展望后市,在供应端方面,天气转凉抑制废铝回收活动,叠加海外出口受限,废铝供应难有明显增量,价格易涨难跌。在成本端方面,税收返还取消与环保投入增加,将持续压制企业开工意愿。在需求端方面,年末汽车销售冲刺叠加2026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政策即将退出,购车需求提前释放,有望为铸造铝合金提供阶段性支撑。

我国再生铝行业正处于战略机遇与转型阵痛并存的关键窗口期。铸造铝合金期货及后续期权工具的平稳运行,将助力实体企业更主动地运用金融手段管理价格风险,实现可持续经营。从中长期看,在供应刚性、流动性宽松及政策导向支撑下,铝价重心上移趋势未改,再生铝及相关产品价格具备上行动能。短期而言,铸造铝合金期货价格支撑坚实,但需密切关注2.15万元/吨一线的技术性阻力。

(作者单位:国信期货)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