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智慧的“宝盒”——中州铝业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纪实

2025年11月26日 11:0 7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作者:

“你看,这效果多好。”在中铝中州铝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州铝业”)新材料成品二区域,岗位员工指着桨叶式干燥机兴奋地说:“之前这台机密封老出问题,技术人员和操作工天天盯在现场,把密封盘根填料换成了耐磨损的新材质,现在运行周期直接翻了一倍。”

自中州铝业开展“大干一百天,决胜四季度”活动以来,从保设备长周期运行到一线员工自制小工具提效率,从技术骨干“硬攻关”解难题到岗位小改小革保安全,广大员工攥紧创新的“金钥匙”,在提质增效的赛道上你追我赶,奋力奔跑,让创新的星星之火在一线燎原。

自制小工具 提升合格率

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和工艺升级,中州铝业安全阀门种类从最初寥寥的三四种,逐渐增加到现在的十几种。“这种情况下,使用原有的工具对旧型号安全阀进行校验也行,可一旦碰上新型安全阀,要么密封面研磨不到位,要么花费时间长,误事。”装备保障中心机电车间安全阀班组长邹红举说。

安全阀是生产系统的“安全哨兵”,不能有半点儿马虎。针对新型安全阀校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症结,邹红举带领班组成员凑到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捋思路、想办法。

对密封面进行研磨、保证光滑度是安全阀校验的关键环节,稍有差池就可能导致泄漏。针对新型安全阀密封面材质特殊、手工研磨效率低的问题,班组员工反复试验,投入不过几百元,自制了十几种特色小工具。

这些看似普通、带着“烟火气”的小工具,犹如一把把钥匙,成功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瓶颈,不仅让安全阀研磨精度提升了一大截,一次校验合格率提升了20%。更为重要的是,“以前研磨一个安全阀阀芯,往往花费半天时间,现在一个多小时就能轻松搞定。”邹红举介绍。

班组的货架上,一排排自制的研磨工具整齐排列,如勋章般闪耀着创新的光芒。班组员工在方寸之间精雕细琢,凭借这些小工具,有力提升了工作质效。

位置一换 效果“换画风”

因振打系统原来安装位置欠妥等因素,中州铝业新材料精细区域遇到了这样的难题:下料系统频繁出现“蓬仓”现象。所谓“蓬仓”就是物料在料仓里堆成了“小山”,下不去还堵着下料口,影响生产流程正常运行。

如何化解?核心在于对振打系统进行移位。移至何处?这是关键。该区域组建攻关小组深入一线,对设备工况展开细致入微的勘查,详细记录下料系统运行数据以及“蓬仓”现象发生的规律。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员工长期身处操作一线,熟悉操作流程,了解设备状况,提出的解决方案往往最合理。在此期间,攻关小组广泛收集员工的意见与建议,消化吸收,集思广益,最终确定了振打装置的精准选位,使得振打装置能够对易出现“蓬仓”的部位精准打击、“一剑封喉”。

俗话说,只要方法对了,一步一层楼。振打装置移位后,效果立竿见影。过去,每月四五次的“蓬仓”现象烟消云散,生产连续性得到保障,流程运行平稳高效,不仅产量实现了提升,因清理“蓬仓”产生的劳务费用也省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工作环境得到改善。

小小消音阀 确保大安全

在生产管控中心的沉降工序里,絮凝剂系统借助带压管道,精准地将絮凝剂配置到生产流程之中。然而,每当进行配置絮凝剂作业时,发生的“水锤效应”让员工忧心。

“这是因为在带压管道系统中,由于阀门突然关闭或开启,带来管道内流体流速急速变化,引发压力波动,管道就‘哐哐’响,还跟着晃动,这就是水锤效应。这一效应不是小事,极有可能导致管道移位、设备损坏等,给整个系统带来潜在隐患。”员工王成宇特别解释。

消除隐患的关键是控制好阀门开关的时长,既要有效消除“水锤效应”,又要确保絮凝剂能够合理配置,不影响流程经济运行。

传统的解决方案往往需要较高的成本投入,王成宇决定另辟蹊径。他翻遍了阀门技术手册,又在工业品官网上刷了好几天——从几十种阀门里挑选,对比参数、询问厂家客服,最后盯上了一款拇指大的黄铜消音阀。这个小小的黄铜器件,能精准控制阀门开关的时长。买了消音阀后,王成宇对其参数进行反复修改。当他将精心调试后的消音阀安装至絮凝剂系统时,奇迹发生了——“水锤效应”几乎不见了,管道振动幅度更是下降了90%。

如今,絮凝剂厂房里没了“哐哐”的震动声。王成宇用他的智慧和钻研精神,消除了员工的“忧心事”,也保障了生产流程的平稳运行。

在“大干一百天”的赛道上,中州铝业员工扎根一线,敢于创新,把一个个小难题变成了提质增效的小突破——这涓涓细流,正汇聚成降本增效的磅礴力量,推动企业在决胜四季度的赛道上,跑得更稳、更快。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