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钼股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以ESG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11月20日 13:55 17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稀有稀土 作者: 郝萌
作为国际知名的钼产品供应商以及国内A股首家钼产业上市公司,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钼股份”)始终坚守“兴钼报国,强企为民”的企业使命,以打造世界一流钼行业领军企业为目标,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度融入企业发展的基因之中。
自2008年成功上市以来,金钼股份持续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积极塑造负责任的企业形象。2019年,面对行业挑战与市场压力,金钼股份在陕西省内率先引入ESG理念,全面开启以环境、社会和治理为核心的新发展征程,充分展现公司改革发展的崭新面貌,树立起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全新形象。
系统构建ESG管理体系 夯实可持续发展根基
2020年,金钼股份成立ESG委员会,系统性地建立覆盖环境保护、社会责任与内部治理三大维度的管理体系。围绕资本市场高度关注的八项重点议题,即安全环保、节能降碳、水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反腐败、员工权益、公司治理等,明确各部门职责,推动ESG理念全面融入企业运营的全流程。2021年,该公司董事会发布专项政策声明,确立年度ESG披露机制,并在公司官网设立专栏,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充分彰显公司坚持绿色发展、履行社会责任、完善内控治理的经营理念。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ESG塑造“绿色金钼”
过去5年,金钼股份积极践行“双碳”目标,投入超过2亿元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成功建成2座国家级绿色矿山,有力地促进了矿区生物多样性的恢复。通过优化废水处理流程、建设危废暂存库、推进废石综合利用等举措,该公司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下降50%,旗下冶炼分公司成为全国钼行业及陕西省首批环保A级企业。同时,该公司强化水资源循环利用,总取水量降低50%,持续提升绿电使用比例,淘汰燃煤锅炉,推广清洁能源车辆,有序推进“双碳”目标。持续打造运行环境、能源、质量、安全与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深度挖掘节能减排潜力。
社会责任彰显担当 ESG铸就“和谐金钼”
金钼股份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事业,通过产业帮扶、消费助农、捐资助学等多种方式支持地方发展,并组织“向阳花”志愿者开展公益服务活动。
在安全生产方面,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持续加强对外包单位的管理,实现连续5年无因工死亡事故。在员工关爱方面,畅通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组织健康体检与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持续提升员工幸福感。同时,强化创新驱动,组建科技战略委员会,集聚内外部创新资源,充分发挥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6个省级创新平台的作用,积极承担国之重器项目研发任务。截至2024年底,金钼股份累计获得授权专利389项。
金钼股份充分发挥国际钼协会执行理事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钼业分会会长单位的作用,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获评陕西省铝镁钼深加工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发挥产业链链主引领作用,努力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推动行业协同发展。
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ESG打造“诚信金钼”
金钼股份不断优化法人治理结构,修订《公司章程》,推进董事会专业化建设,设立审计委员会并建立内部审计人才库。深化合规管理,推行“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弘扬合规文化,树立“事事合规、人人合规”的价值理念;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行“345”党建引领与廉洁文化建设,制订发布《员工道德守则》《员工行为规范》,针对采购、销售、工程等重点岗位和关键人员制订《履职行为负面清单》,织密筑牢反腐倡廉防线。优化经营管理模式,聚焦价值创造能力,推行“一企一策”差异化绩效考核方案和“一岗一策”全员绩效考核体系;推进数字化转型,启动“精细化+智能化”三年行动,建设智能矿山、智能尾矿库、安全环保风险预警平台,提升数字化转型水平;拓展资本市场沟通的广度与深度,多渠道回应投资者关切,加强与投资者的交流互动,积极展现企业投资价值。
5年耕耘硕果累累 ESG赋能新质生产力
通过5年的ESG实践,金钼股份在产品产量、经营效益、科技创新和品牌价值等方面均达到历史新高,单位能耗、排放水平、安全事故率等关键指标持续下降。该公司ESG表现获得中证指数A级、Wind-ESG的AA评级,先后荣登“2022年度中国上市公司采矿业ESG十佳”榜单和2025年“中国ESG上市公司国企先锋100”榜单,可持续发展实力获得市场高度认可。
展望未来,金钼股份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将ESG深度融入“十五五”规划,聚焦主业优化产业布局,以“二次创业”推进质效量倍增计划,持续提升ESG管理及信息披露水平,与各方携手,向全球一流钼业领军企业目标迈进。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