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一人一事之忧 聚同心同向之力——中铝股份广西分公司党委开展“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纪实

2025年11月18日 7:29 14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作者:

今年年初,中铝股份广西分公司党委在2025年党建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强调,要扎实做好“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围绕“人在想什么”“人在干什么”等问题,瞄准“人该怎么想、人该怎么干”这一方向,解决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思想上的困惑,化解矛盾于无形、防范风险于未然,维护团结和谐的大好局面。

号令既出,千帆竞发。各二级单位党委精准施策、综合发力,将“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延伸到每个岗位、每位员工,成为精准到每个个体的心灵对话、主动向前的温度传递。

从“1446”到“N个载体”

思想无形,如何度量?情绪波动,何以捕捉?中铝股份广西分公司党委有其独家“思想兵法”——“1446+N”工作体系,以“一条主线”定方向,将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四个坚持”立规矩,筑牢政治根基、服务大局、以人为本、守正创新的工作准则;“四个维度”绘路径,从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忧、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上协同发力;“六种方法”开路,从摸清动态情况、加强思想分析、建立预警机制,到坚持谈心走访、强化思想疏导、解决实际问题,步步为营,招招见实,成为各级党组织手中鲜活的工作“锦囊”。

顶层的蓝图绘就,如何将其落地为可感知、可触摸的现实?答案写在各二级单位党委结合实际的创新实践中。

平果铝业有限公司党委将“六种方法”中的“摸清动态情况”赋予了新内涵,率先推出“一人一事、一表一策”工作机制,依托“红黄蓝绿”预警,为重点员工建立《思想动态研判分析表》,因时因事做好化解疏导。

动力厂党委用好“六种方法”,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结对子、搭台子、压担子”培养机制让青年技术员罗原快速成长。“每一个任务都是新课堂,不仅学技术,更学担当。”罗原说,8名像他这样的青年骨干,正在这条定制化的成长路径上淬炼成钢。

发电厂党委的“技术讲堂”则是“文化上解渴”的创新载体,技术骨干轮流登台,既讲工作方法,也谈职业理想,在生产现场的文化展示栏前,员工们驻足交流,价值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浸润人心。

这些不断丰富的“N个载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让顶层设计在基层焕发出勃勃生机。

从“一个人”到“所有人”

夏天的平果,连风都是烫的。电解铝厂一名车间党支部书记手里捏着一张刚打印出来的《“一人一事”思想政治记录表》,表格上方预警等级的“黄”被打了勾。表格记录的车间员工农敏宏,在亲人突然离世后,整个人像被抽走了魂。

“老农,我知道现在说什么都苍白。”他没有讲大道理,“但组织想让你知道,你的饭碗,我们帮你端着。你的难处,我们陪你一起扛着。”

与此同时,一套围绕他的帮扶机制开始精密运转:厂党委和工会的慰问金送到了家里;工区调整了他的班次,让他有时间处理家事;班组同事默默分担了他的巡检任务。

“那段时间,我感觉自己掉进了井里。”农敏宏后来回忆,“是组织,一次一次往下放绳子将我救上来。”

这根“绳子”不仅救一人,更暖一片。“班前看状态、班中查行为、班后做点评”的日常察情三部曲在电解铝厂推广实施,管理人员每日深入生产现场,通过“察言观色”捕捉异常信号,利用工间休息主动“问情”,实现了对全员状态的动态把握。

在矿业公司党委,组织放出的“绳子”延伸了三百多公里,直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病房。

矿业公司员工谭斌在病床上情绪低落。党支部委员带着捐款来到他的病床前。

“谭师傅,我们在复垦地一起种的芒果树又结果了,大家等你回去吃。”党支部委员握着他消瘦的手说。

得知党支部还为其申请了困难慰问金,谭斌笑逐颜开。这场特殊的病房谈心,让谭斌重燃信心,也让“七必谈、六必访”有了更生动的实践。从实施精准帮扶,再到“共克时艰谈话会”畅通沟通渠道,配套统一的思政流程正在惠及全体员工。

而在质检化验中心,技术骨干李政的面前,则是另一条“绳子”——通往海外项目的桥梁。起初,他对参加援外项目犹豫不决。党支部书记和委员轮番登门,像拆解技术难题一样,帮他分析利弊,指引方向。

“组织把路铺到了脚下,我再不走,就对不起这身工装。”李政说。

一套关怀“组合拳”,打动的不仅是李政一个人。“看,组织是真心为我们着想。”这样的观念,像涟漪一样在企业扩散。当每个“我”融入“我们”,思想政治工作便以其“润物无声”,将个体的感召力,转化为群体的向心力。

从“解心结”到“办实事”

问责决定下来那天,平果铝业有限公司员工蓝真觉得自己的职业生涯完了。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直到党委书记推门进来。

“咱们今天不谈问责,谈谈怎么把后面的事干好。”党委书记在蓝真对面坐下,“一起捋一捋,哪个环节还能做得更扎实。”

这场谈话,让“问责者”变成了“反思者”和“改进者”。几天后的停汽检修,蓝真冲在最前面,用行动重新赢得了同事的信任。

问责,没有制造对立,反而成为凝聚人心的契机。这背后,是平果铝业党委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智慧。

深入交流化解心结,在质检化验中心同样焕发生命力。实验室里,新员工何慧岚正在认真操作离子色谱仪。几个月前,她对这项检测还提不起兴趣。党支部委员找她谈话时,没有说教,而是点出她的专业潜力。“组织看到了我自己都没发现的特长,在这里既能学技术,又能解心结。”何慧岚说,“现在每天对上班充满期待。”

把思想引导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综合服务中心党委选择用行动说话。在“干部走流程”活动中,综合服务中心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收集员工最关心的问题。门岗值班室及执勤点棚顶修缮、开发智慧餐饮系统等31具体问题全部建立了台账,确保件件有落实。

8月的氧化铝厂焙烧车间里,员工们发现劳保手套换成了更实用的款式。这个变化源于员工提出建议后,党支部迅速向厂安全环保科提交报告,一周内就完成了更换。在该厂,患有甲亢的农辉不再安排高空作业,新入职员工何莉在党支部书记手把手教导下完全适应了倒班生活,林明宏提出的岗位值班室座椅问题很快得到重视并在全厂开展了座椅修复更换工作。这些细微调整,让员工感受到“被看见”的尊重。

在备战“中国铝业杯”第十八届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决赛的关键时期,炭素厂组织选手集训的同时,也密切关注一线员工的思想动态,除了缓解选手参赛压力外,还定期为坚守岗位的员工发放防暑物资,科学安排作业时间,加强车间通风与降温设备检修,及时组织修复效果欠佳的空调,不断改善员工作业环境。这种全方位的关怀营造了全员支持参赛的浓厚氛围。最终,选派的3名选手在决赛中分获炭素焙烧工第一、第五、第八名,助力公司夺得团体优胜奖第三名。

解一人一事之忧,聚同心同向之力。从中铝股份广西分公司党委的体系设计,到各二级单位的创新实践,再到每一个具体问题的化解,这座横跨组织与个人、思想与发展之间的“心桥”正日益坚固。“组织把我们放在心上,我们把责任扛在肩上。”这份双向奔赴的深情,正汇聚成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