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帮扶 让山货“出山”——国家电投集团“央企消费帮扶兴农周”活动纪实
2025年10月27日 10:16 238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铝 作者: 剡宏英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陕西黄土高原东部的延川县,该县旅游扶贫开发公司负责人聂华忠手机上收到了来自“电能e购”平台上的采购订单信息,他朴实的脸上绽放出温暖的笑容:“以前这些山野菜、杂粮没销路,现在入驻了国家电投的‘电能e购’平台,再也不愁卖了。”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国家电投集团通过强化组织协同、精准对接供需、创新帮扶路径、构建长效机制,让农产品“出山进城”,让农户的“钱袋子”鼓起来,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央企动能”。
9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举办第四届“央企消费帮扶兴农周”,为各企业和对口扶贫县之间建起了采购帮销平台。此次活动,国家电投集团邀请陕西延川、河南商城、四川美姑等3个定点帮扶县供应商现场参展,收录了181款优质农产品形成《名特优产品推荐手册》,220余款优质农特产品跨越山海现场亮相,其中,苹果、老鸭汤、苦荞等农特产品琳琅满目,丝瓜络宠物玩具、纸巾盒等精致文创点缀展台,不仅展示了农产品的多样性,也体现了农业与文化的结合,吸引了众多观展者驻足品鉴并下单购买。
线下购买热潮在线上同步上演。国家电投集团在自有“电能e购”电商平台开设活动专区,累计上线产品480余种,依托集中推广与重点推荐机制,为员工打造了多元化的线上采购场景。同时,开辟线上采购“绿色通道”,为信用良好的单位开通“先享后付”服务,促成活动期间形成更多大额订单。
与此同时,国家电投集团所属各单位纷纷组织形式多样的现场展销活动,在单位食堂、办公楼大厅等布置宣传展架,设置“农特产品体验区”,邀请员工免费品尝、试吃等,提升员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活动期间,在各级单位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国家电投集团共采购帮扶地区农产品8349.58万元,较上届增长42.27%;采购其他央企援扶县农产品355.27万元,较上届增长21.62%,帮销4856.14万元,在去年进入央企十强的基础上实现了新的跃升。
构建“一盘棋”帮扶格局
消费帮扶自“央企消费帮扶兴农周”活动启动以来,国家电投集团系统内各单位积极响应,将其作为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通过高位推动、机制创新和全员动员,织密了帮扶网络,确保了帮扶工作的“零梗阻、高效率”推进。
国家核电成立由党委书记牵头的专项工作组,推动开展“核”润延川系列活动,在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播实践中,以“小先生制”与“文化扎根”双轮驱动,通过青少年自主赋能与教育资源在地化融合,构建城市青少年助力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模式,同时,建立“一分钟”应急响应机制,精准及时疏通障碍、化解难题,全力保障消费帮扶工作高效有序推进。陕西公司与延川县政府联合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实现从种植、生长、加工等环节的全流程追溯。“以前总怕‘农产品质量不过关’,现在有了追溯体系,大家吃得放心,买得也更主动了。”陕西公司驻村第一书记刘敏涛说。
河南公司以“全链联动”破题,由工会牵头,协同后勤、采购等部门建立“需求—采购—配送”全流程台账,将采购的农产品用于员工节日福利发放、驻村干部走访慰问及职工食堂日常供应,既丰富了餐桌供给,又拓宽了农产品销路。吉电股份则通过“三步闭环法”确保落实:第一步提前宣传预热,通过转发国家电投集团官方公众号推文、直播带货视频,广泛传递活动信息,点燃员工参与热情,营造“人人关注帮扶、人人参与消费”的氛围;第二步细化分解各单位帮扶采购任务,协调财务、后勤等部门梳理食堂经费,统筹分配采购资金,保障采购工作顺利开展;第三步全程跟踪督导,建立“兴农周”每日调度机制,实时跟踪选品采购进展,及时协调解决堵点难点,助力乡村振兴提速提质。
架起“点对点”助农桥梁
帮扶不能“大水漫灌”,需精准对接“田间地头”的实际需求。各单位从需求端入手,推动帮扶产品与员工需求深度融合,实现“以需定产、以销促农”的良性循环。
黄河公司从年初即启动需求调研,面向员工、供应商及合作伙伴发放问卷,收集到中秋月饼、春节年货、日常食堂采购等需求清单,据此制订“一企一策”帮扶方案。同时,在工程项目招投标、物资采购招标过程中,将投标单位参与消费帮扶的情况纳入评价体系,作为参考依据或加分项,引导合作伙伴、供应商主动参与消费帮扶,优先采购帮扶产品;推广“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新型帮扶模式,鼓励员工自愿购买帮扶产品,在公司各类活动中优先将帮扶产品作为奖品、纪念品,推动帮扶从“阶段性活动”转向“常态化、制度化”。这种“从任务性消费到需求性消费”的转变,推动公司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对接”,让消费更有“温度”。
内蒙古公司创新实施“1+2”联队帮扶机制,由办公室、党建部等6个部门联合组建工作专班,将“任务清单”细化为“作战地图”,实现从需求对接、产品筛选到物流配送的全程“无缝衔接”。创新“合作伙伴帮销”模式,动员12家关联企业、供应商入驻本地商超,建立“长期帮销协议”。将食堂作为“第一销售终端”,成立“选品小组”,结合员工饮食偏好与季节特点,推出“助农产品专区。活动累计完成帮扶地区农产品采购帮销1910.52万元,提升了消费帮扶助农增收行动实效。
拓宽“多元化”销售渠道
要让山里好货走出去,必须创新路径。此次活动中,国家电投集团及所属各单位突破“简单采购”思维定式,创新推出“双线融合”模式,通过直播带货、跨界联动、电商赋能等多元路径,推动帮扶产品从“小众”跃升为“网红”,从“本地”辐射至“全国”。线下设立“助农展销会”,多种产品现场展销;线上邀请知名主持人肖东坡直播带货,吸引1.5万用户线上观看、点赞,根据数据分析,直播带货销售额突破50万元,实现“消费与公益”双赢。
四川公司“双线联动”模式令人耳目一新。线上依托电商平台资源,开设“国家电投助农专区”,开展直播带货,邀请农户走进直播间讲述美姑县农特产品特色与帮扶故事,彝族姑娘在镜头前翩然起舞,老人用带着乡音的普通话讲述“天麻的成长故事”,主播则现场演示“苹果银耳羹”的烹饪过程;线下与上海百联曲阳购物中心联动设立“央企助农专柜”,以“试吃体验+非遗文化展示”组合吸引消费者驻足。这种“文化+产品”的直播模式,有效实现“线上引流+线下转化”同步增效。
中国电力(中电国际)以“双轮驱动”模式,掀起“线下逛展销、线上齐下单”的消费热潮。线下在单位食堂、办公楼大厅等设置宣传展架,邀请员工免费品尝、试吃特产、水果等,员工主动分享带动亲友购买;线上“电能e购”助农专区单日订单峰值破200单,鸭稻米、菌菇礼包等成爆款。员工纷纷表示,既以实惠价格购得优质农产品,又切实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了“消费与公益”的双赢。电投国际(上海电力)党委以“讲政治、反哺社会”的站位统筹推进活动,明确“党委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协同干”的责任体系,构建起“统一组织、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的长效工作机制,直属党支部通过发布倡议书向员工宣传推广帮扶产品,依托工会福利发放、职工食堂集中采购、员工自愿消费等渠道扩大参与范围。同时,充分整合身边资源,动员承包商与业务合作伙伴结合中秋国庆双节慰问活动,积极参与帮销、扩大采购规模,形成全员参与、多方助力的良好局面。
从大别山北麓的高山绿茶到黄土高原的小米,再到大凉山的风干牛肉,国家电投集团以“央企担当”为纽带,架起了乡村振兴的“连心桥”,总结出“组织有力、对接精准、渠道多元、机制长效”的帮扶经验。未来,国家电投集团将持续深化“长效机制+创新模式”双轮驱动,让更多好货“出山进城”,让乡村振兴的画卷在神州大地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