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大学堂——从业人员强化班”走进中国铜业活动举行

2025年08月29日 10:13 173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7

8月22日,由上海期货交易所主办的“上期大学堂——从业人员强化班”走进产融服务基地活动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作为上海期货交易所重要的产融服务基地,此次培训活动中,40余名来自期货公司的铜板块分析师走进中国铜业有限公司,通过课程培训和企业调研增强理论知识,深入交流企业套期保值业务,为更好地为产业企业提供风险管理服务夯实基础。

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剑辉、北京安泰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深专家何笑辉、紫金天风期货研究所所长贾瑞斌等3位行业专家,就我国铜产业发展前景,期货期权工具在企业风险管理方面应用等内容进行了交流。

云南铜业是中国铜业下属的铜板块主要上市企业,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参与衍生品市场的有色企业,经过多年发展,云南铜业积累了大量的实际操作经验。张剑辉结合企业风险操作实务,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期货期权工具在企业风险管理的具体运用,分析了金融如何引导服务企业,以及价格风险的管理目标。张剑辉认为,期货不仅是企业套保的工具,还是上下游原料和产品定价的重要参考。大宗商品的需求是经济快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晴雨表,价格波动是常态。在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中,市场价格风险是最主要的风险,市场价格的风险管理要坚持系统性、全面性、可量化、实时性原则。按照资产形成顺序,企业的市场价格管理体系可分为库存保值、日常保值、自产矿保值等3个部分,3种保值模式和产品涵盖了所有的价格风险,公司会根据具体的流动性和风险方向建立不同的风控模式。

何笑辉在报告中,对全球及中国铜供需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铜市场行情进行了展望。何笑辉表示,2025年以来,全球冶炼端需求增长较快,现货TC降至极低水准,但副产品价格走高缓解了部分压力。2025年以来,中国需求表现超预期,海外精铜需求则恢复不均,整体增量有限。他表示,作为能源转型的关键支撑材料,铜仍将获得一定的溢价估值,未来需求有望保持增长,若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则价格下方存在支撑。铜的长期上行趋势没有被破坏,但短期内震荡格局还难以打破,特别是短期美国各类政策、降息节奏等是影响铜价走势的重要因素。此外,要关注宏观配置类机构、量化CTA等资本态度,可能导致铜价在不同阶段和高度对应着不同的驱动逻辑。

紫金天风期货研究所所长贾瑞斌指出,市场交易价格是多种力量博弈形成的合力判断。他分析,2025年,全球铜精矿产量预计新增42万吨,主要供应增量仍由低成本矿山承担。预计国内精炼铜全年增量156.47万吨,全年产量1340.66万吨,进口量331万吨,出口量48万吨,总供应量1614.19万吨,环比增速7.16%。在构建的消费预期上,考虑到2024年的低基数表现,2025年同比存在明显的增长趋势。从精炼耗铜量来看,预计2025年耗铜量1601.1万吨,增速4.39%;从铜元素来看,2025年中国铜终端需求量2164.77万吨,同比增速4.44%。基于平衡表而言,2025年精炼铜过剩13.13万吨,铜元素供应短缺27.34万吨。

8
座谈交流

9
参观企业文化展厅

培训课程结束后,培训学员前往中国铜业参观该公司企业文化展厅并与相关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

此次活动帮助期货从业人员深入理解有色金属全产业链运营,进一步促进期货行业与实体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协同合作,为推动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培训学员纷纷表示,通过走进产融基地,不仅加深了对有色金属行业实际运行的理解,更增强了运用金融工具服务国家战略、助力企业稳健经营的信心。

(文丨邱熙然)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