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小时的攻坚之战——新疆有色哈图金矿选矿车间检修纪实
2025年08月18日 11:16 26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稀有稀土 作者: 黄文东
选矿车间是连接矿山开采与矿物加工利用的桥梁,更是矿物加工的“心脏”。为抢抓发展机遇,确保新疆有色集团“全员奋战下半年,增产增效保安全”劳动竞赛活动顺利推进,一场为期4天的哈图金矿选矿车间检修攻坚战正式打响。生产班组实行24小时轮班值守,车间技术员全程保驾护航。所有人心中都铆足了劲,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168块衬板更换、有用钢球分拣、75吨钢球填充等关键任务,让设备以最佳状态重新投入运转。
检修前3天,车间负责人召集技术员、安全员、电钳工反复比对检修方案及施工技术方案。管理组的技术员们手持放大镜,仔细核对零件参数,安全员张亚强则在一旁反复推演作业流程。“有限空间作业要先通风、后检测、再作业”,张亚强边说边在风险研判表上认真填写作业注意事项。最终,经过反复打磨,一份涵盖28个环节、标注16处风险点的检修方案最终定稿。车间负责人在动员会上坚定地说:“这是保障生产任务的关键一战,只能赢不能输。”
检修首日,球磨机钢球清倒工作率先展开。按照流程,钢球需分两次导出:先打开底部阀门放出三分之二,两小时后再放出剩余部分。此时,涌出的钢球带着最后一点积砂,撞击声在车间内回荡。铲车随即进场,铲斗每次可装载3吨混合物,在车间与空旷地带间往返穿梭。驾驶员包师傅的防尘面罩不到半天就积了厚厚一层灰,他抹了把额头的汗并说道:“这活儿得抢时间,早一分钟清完,后面的工序就能早一分钟开工。”
空旷地带的钢球分拣工作也同步进行。10多名工人分成两组,蹲在滚烫的地面上仔细分拣钢球。“直径小于80毫米的不要,有裂纹的挑出来。”他们边说边将合格钢球扔进钢球袋,金属碰撞声此起彼伏。一天下来,每人平均分拣近千颗钢球,钢球袋在空地上码成整齐的方阵。
与此同时,球磨机内部的检修工作同样紧张激烈。168块衬板需逐块更换,检修人员背着工具包钻进机体内,探照灯的光束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轨迹。“左边再挪3毫米”,车间的机械技术员趴在机体入口处指挥,声音因闷热而有些沙哑。每块衬板需拧紧螺栓、螺帽、垫片,力道必须均匀,他拿着扭矩扳手反复校准。
张亚强的作业票夹始终沉甸甸的。每当有人登上检修平台,他都要先检查安全带挂钩是否牢固,确认平台护栏间距符合标准后,才将高处作业票递过去,并严肃地说:“签字不是走过场,是对自己的安全负责。”4天内,他签发了几十张作业票,每一张都详细记录着作业时间、地点和防护措施。巡检时,手电筒的光束总会先扫过灭火器压力表,确保指针始终停在绿色区域。
轮班制让车间始终保持着忙碌的节奏。调度室的电子屏上,各班的工作进度条每小时更新一次。交接班时,上一班的人员拖着沾满油污的工装走出车间,下一班的人员已在更衣室换好衣服。交接本上的字迹密密麻麻:“12号撑板已紧固”“分拣区剩余砂量约5吨”。车间休息室的微波炉从不闲置,大家在休息室匆匆扒完盒饭就奔向岗位,没人抱怨休息时间少。大家心里都明白,早一天完成检修,生产计划就能早一天落地。
检修最后一天,75吨新旧钢球通过传送带缓缓注入球磨机。技术员紧盯充填率监测仪,当数字稳定在42%时,他按下确认键,车间里瞬间爆发出短暂的欢呼声。这标志着此次历时4天、共96小时的检修圆满结束。
清理现场时,有人发现角落里堆着37双磨破的手套,那是4天攻坚留下的珍贵“勋章”。这场没有硝烟的竞赛,最终以团队协作的胜利告终,而他们也将继续用汗水筑牢生产根基,支撑该公司向着更高的生产目标稳步迈进。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